中国政情

马亮:中国反腐败的社会土壤

字体大小:

中国聚焦

马亮

中国过去几年自上而下的反腐风暴,让政界和社会都发生了剧烈震荡。眼花缭乱的反腐运动,也对民众的反腐败认知和心态产生了值得关注的影响。反腐败绝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因为没有社会文化和公众参与的支撑,腐败的土壤仍将滋生和蔓延。学术期刊《公共行政评论》最近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从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民众对腐败和反腐败的认知,为认识中国腐败发生和反腐败的社会土壤,提供了新视角。

中国过去几年的反腐败力度惊人,但在公众感知和国际排名方面却“叫好不叫座”。有学者指出,对过去的腐败状况、当前的反腐败绩效和未来的腐败风险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不一样的评价体系。这样看来,中国的腐败状况仍然非常严重,反腐败绩效值得肯定,而腐败风险则值得警惕。因为反腐败制度建设仍在路上,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偏高,这些都不利于反腐败持续下去。目前人们对腐败状况的评价很多,并想当然地将其等同于反腐败绩效和腐败风险。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可能会将反腐败引入歧途,也不利于反腐败的持续化。

2015年底,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对中国大陆8万多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受访者(45.4%)报告,他们自己或亲友在过去一年遇到过行贿或被索贿的经历。许多人怀疑民众对腐败的判断可能“无中生有”,往往是道听途说和不可靠的。但来自湖南省的一项调查发现,有腐败经历的居民,往往认为腐败状况更加严重,对反腐败成效的评价也更低。

虽然会有口耳相传乃至以讹传讹,但是民众的真实经历同其切身感受相互印证,说明腐败状况的确不容忽视。不过民众喜好“添油加醋”,他们的感知仍然只能作为衡量腐败状况的参考依据。对广东省的研究显示,在市委书记被调查的城市,居民倾向于认为腐败状况更加严重。这说明短期的反腐败“冲击波”,并没有使民众认识到日趋加大的反腐败力度,而是认为腐败程度可能更严重。因此,寄希望通过反腐败赢得民心,可能仍然需要持久的努力和耐心。

调查还发现,半数受访者都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腐败程度相差无几。但是,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更清廉,还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清廉。因此,总体来说是民众仍然认为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更清廉,这同民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水平是吻合的。在许多西方国家,民众与地方政府更接近,也更信任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政治丑闻,往往令民众心生厌恶。与之相比,中国存在非常奇特的差序信任格局,即民众更加信任中央政府,但是却不怎么信任地方政府。反腐败运动让许多中央政府部门的高官落马,并可能动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但是,民众接触最多的是地方层面的腐败现象,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地方政府更腐败。换句话说,反腐败可能并未动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这一点对于维持执政合法性而言至关重要。

民众对腐败的容忍、默许乃至纵容,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反腐败运动起底许多大案要案和贪官污吏,这些司空见怪的腐败现象,可能使许多民众认为腐败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调查发现,受访者对腐败现象的容忍度偏低。满分五分,但平均分却不足两分,距离“零容忍”仍然有很大差距。许多民众耳濡目染或身临其中,并不认为公车私用或请客送礼是不能接受的腐败行为。强有力的政治意志,以及持之以恒的反腐败,的确也可能让中国成为一个可资期待的清廉国度。但在反腐败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同时,更为重要和更加持久的考验,是要强化反腐败的社会土壤,重塑民众对腐败和反腐败的认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