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嫦:急救自救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懂得急救也是一种生活技能,能够在需要时,挽救他人甚至是亲人的性命。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财政部长王瑞杰留医45天后,在上个月25日出院,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王瑞杰是在今年5月12日下午5时34分,在内阁会议进行时突然昏倒,送院后被诊断出是动脉瘤引发中风,过后一直在陈笃生医院留医。事发时,内阁会议上的三名医生,即国防部长黄永宏、外交部长维文和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普杰立,立即为他施救。救护车也在七分钟后抵达,将他送往陈笃生医院救治。王瑞杰很幸运,在危急时,身旁刚好有受过训练的医生,可立即施救,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控制病情。

不久前带高龄母亲上街,她突然在店门外感到不适。我搀扶她靠在店铺的柱子休息。她突然全身瘫软无力,眼神涣散,双唇紧闭,对我的呼唤全无反应。幸好有女儿在身旁帮忙,合力扶着她慢慢坐下,我蹲在店前的五脚基,用身体让她靠稳,我先生则召唤救护车。在忙乱中。有人递上风油,纸巾和矿泉水,附近店员还从店里搬了张椅子让母亲坐下。但由于她失禁,不想弄脏别人的椅子,只好母女两人紧靠身躯,坐在路边等救护车到来。

几分钟的等待犹如漫长的几小时,脑子里不断来回搜索自己平时学到的一丁点医药知识:这会不会是中风的现象?还是心脏病发的症状?我该怎么做?旁边是巴士车站,等车的人都在眼睁睁地看着,不知所措。救护车终于来了,把母亲送到陈笃生医院急救部。经医生诊断,老人家因虚弱脱水,以致不支,身体并没有大碍。

像王瑞杰和我母亲这类突发性的病情,随时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要求每个人在遇到危急时,周围时时有医生在场是不可能的事,但希望我们周围常有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却是可以做到的。在一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里,突发性的病况会增多,就算是在青少年当中,也常有因运动受伤或中暑,甚至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昏迷的事件。若现场有人能随时施予援手,相信能挽回许多性命。

每年,本地大约有1800人发生心跳骤停,半数年龄不到60岁。心脏骤停时,分秒必争,每过一分钟,患者存活率就下降7%至10%。换言之,过了5分钟,存活率只剩一半,10分钟后,就几乎为零。根据资料,每10个心脏骤停个案中,其中六个发生时,患者家人、朋友或同事都在场。然而,大部分患者在救护人员到来前,周围的人都未能施予援助。可见懂得急救的人确实不多。

为了提高心脏病患者发作时的存活率,新加坡心脏基金会和民防部队合作,在全岛多个公共地点,设置自动心脏除颤器。民防部队的最终目标,是在所有邻里推行这项计划。据报道,若能及时和正确的使用心脏除颤器,将能大大提高心跳骤停病人的存活率。

另外,民防部队和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合作开发的软件myResponder去年4月推出,当民防部队接获疑似心跳骤停个案的通报后,能立刻通知在事发地点400公尺范围内的社区急救员,并告诉他们最靠近的自动心脏除颤器的地点,以方便施救。

最近在多个城市发生的恐怖袭击,也随时都可能在本地发生。假如恐怖袭击不幸发生,而幸免于祸的人能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施予急救,肯定会大大提高伤者的存活率。

在本地,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通过各个管道,向人们灌输学习急救的重要性,并在社区、中小学和大专学府,以及在各公司和机构开办急救班。另一有效方式是训练每个国民服役人员成为合格的急救员,每年回营受训时,重新复习。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终身学习,政府也提供了500元的培训补贴,给每个2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人们不妨利用这笔补贴上急救课,学一门技巧,以防不时之需。懂得急救也是一种生活技能,能够在需要时,挽救他人甚至是亲人的性命。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tohys@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