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恐怖袭击又一课

字体大小:

法国又一次遭遇恐怖袭击,八十多人在顷刻间死于非命,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新加坡人和一个在我国求学的马国大学生在袭击中受伤。不过,很多国人的注意力却被先后发生的另两件大事分散。其一,是海牙国际仲裁庭关于菲律宾与中国的南中国海纠纷的裁决,其二则是土耳其部分军人突然发动的流血政变。

现在,新加坡人的足迹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因此,不论是哪里发生了恐怖袭击或其他天灾人祸,都很可能有国人被殃及。在土耳其政变中,也有国人受影响。范迪阿末足球学校的一支少年队,就被困在土耳其机场,至少一趟飞往土耳其的新航班机中途折返。

法国尼斯恐袭发生时,总理李显龙身在蒙古国出席第11届亚欧会议。他闻讯后的反应是,恐怖分子有意攻击新加坡,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成功。尼斯恐袭事件尽管令人震惊,但却不在意料之外,毕竟百密一疏,恐怖分子有一天也可能突破我们的安全网,新加坡“不会永远幸免”。

已经有一段时间,新加坡的领导人不断地在提醒国民,发生恐袭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发生。因此,国人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说新加坡不会永远幸免,只是换了个说法,意思是一样的。

总有一天会发生,但又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那么,我们是否就只能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的阴影下?当然不是,否则,恐怖分子只须一直制造紧张就够了。日子还是得照常过,只是时刻得提高防备。在别地方发生的每一次恐袭,我们都得适当关注和了解,参照借鉴,汲取教训。

新加坡领导人再三强调的另一点,是一旦遭遇恐袭,国人必须能保持团结,尽快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而不是被恐惧吓倒,惊慌失措。由于没有实际经验,民众会在遭遇恐袭后感受惊吓,而也只有到了那一刻,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社会和所有族群经受实际考验的能力和韧性。

一个令人很不舒服的事实,是恐袭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了。6月12日,美国奥兰多市一家同性恋夜店遭一名枪手袭击,有49人死,50多人受伤。6月28日深夜,三名炸弹手袭击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抵境大厅,炸死了42人和炸伤近240人。7月1日晚上,一伙武装分子袭击孟加拉首都达卡一家高档西式餐厅,砍死20名人质,遇害者多数是意大利人和日本人。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尼斯恐袭就发生了。这回,一名31岁的突尼斯的移民,驾驶一辆19吨重的大卡车,冲向聚集观看国庆烟火的群众,造成84人死亡。

短短几个星期就出现了四起恐袭大案,而法国一再成为攻击目标,尤其引人瞩目。法国自去年11月巴黎恐袭后进入紧急状态,尼斯恐袭前夕,欧洲杯刚刚结束,没发生事故。总统奥朗德看来松了一口气,打算要宣布结束这一戒备状态,不料祸生肘腋,结果变成宣布再延长三个月,并紧急征召1万2000名警察后备人员归队。

实际上,法国已在全国部署了12万名军警人员防恐,不过,在尼斯,他们还是百密一疏,让袭击者得逞。尼斯恐怖袭击有好几个值得我们注意之处。其一,袭击者是本土的激进化分子;其二,袭击手段出人意表;其三,袭击者选择了容易下手且可以一举造成最大伤亡和震撼的软目标。

毫无疑问,那些曾经到过叙利亚或其他中东国家参与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圣战”的人,是最须受到注意的危险人物。但是,近期发生的恐袭案说明,本土的所谓“独狼”或团伙也是很可怕的。他们可能没有严重的犯罪记录,或是激进化的征象,就像普通人,住在一般的邻里,不容易被人觉察。尼斯恐袭后,西方一些评论者便开始在讨论所谓的“邻里恐怖分子”的问题。这也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最为担心的本土恐怖分子。

目前,像法国这样的前殖民宗主国,国内有大量来自前殖民地的穆斯林移民后裔,也面对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分化问题。许多移民后裔(包括突尼斯)虽然土生土长,却没办法融入主流社会,他们被边缘化,聚居于市郊,不满现实;更糟糕的是,过去他们的发泄方式是示威游行,现在却多了极端伊斯兰思想倡导的恐怖主义,邻里恐怖分子由此应运而生。

本土恐怖分子的袭击手段可以是出人意表的。他们不一定要用枪械和炸药,尼斯恐袭者用的是一辆大卡车。这相信也是当地警方所始料不及的。这和九一一恐怖袭击一样,骑劫客机并把飞机变成了武器,进行自杀式袭击。

美国同样担心本土恐怖分子,但原因有别于法国。美国没有前殖民地的移民问题,但却多了一层黑白矛盾。这是历史后遗症,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长期积压,现在终于表面化。面对这种衍生自社会与种族矛盾的问题,防堵手段只能治标,难以治本。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最后,是遭恐怖袭击的软目标太多了,机场、餐馆、夜店、国庆烟花表演现场、大型活动、体育场、地铁、教堂、学校等等,凡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已有被恐袭的先例。美国九一一恐袭后,我国揭发的回教祈祷团阴谋袭击的目标,就包括地铁站和机场。

防恐,真可谓说易行难。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恐怖主义威胁形势,对新加坡人而言,最该加强的也许是心防。一次又一次侥幸与恐袭擦肩而过,确实容易使人变得麻痹大意,甚至误以为我们是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不可能永远幸免,应是时刻谨记的警语。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