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

周兆呈:对接中国的数码鸿沟

字体大小:

城外城

互联网打开了参与中国的便利之门,但有可能因为语言习惯、使用社交应用的差异而制造更大的屏障,对接中国时出现“数码鸿沟”——就像如果单单使用Facebook而不熟悉微信等平台,是无法从日常生活和每天的网络应用中,切实关注中国“变”的惊人速度,进而激发灵感和商机的。

先说几件身边的小事。

新加坡友人的孩子在英国读书,假期回新加坡,准备搭德士去机场的路上,发现身上没有带钱。友人随即用微信联系了伦敦的一位司机,将孩子送到机场后,马上用微信支付把钱付给对方。看似大费周章的新加坡与英国间“跨国交易”在瞬间完成,中国则是这一交易的处理终端。

最近来新休假的一位中国商界朋友,谈起他使用叮叮办公软件,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遥控管理公司的大小事务。有趣的是,对于旗下出租的房地产业,如果租户及时甚至提早付租金,他可以通过手机支付直接给对方“打赏”,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样的网络互动,给租户特别的惊喜,让彼此关系更为亲近,也激励租户愿意提早几天支付租金。这种因为互联网带来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背后的心理逻辑,恰恰是新创意、新想法能够在中国企业中迅速萌发、发酵然后扩展的动因。

这两件小事,折射的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在人们日常消费行为中的深度渗透。看得到的是,无论是中国一线大都市,还是四五线小城镇,互联网和移动端产业的覆盖率无远弗届:从微博微信到滴滴分答,从百度淘宝到携程乐视,从知乎豆瓣到网红直播到自媒体爆炸式增长,互联网产业链分布之广,推展之快,层面之多,人数之众,都非常可观。整个产业链所产生的庞大消费体量,毫无悬念是世界第一。中国的互联网创新未必是世界第一,但是互联网的应用绝对已经难以被别人超越。

对在中国的创业创新者来说,身处如此一个庞大的市场,每天的衣食住行,亲身消费、体验,直接感受到各种痛点和不足,然后开发产品和平台解决这些难题,制造出新的需求。在消费者积极尝试、感受便利的过程中,又不断吸引新的研发者加入尝试,继续提升和带进新的模式。这其中的产品革新周期也越来越短,甚至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不断的更新换代和模式迭加。

新加坡也很热闹,围绕着互联网创业、新型平台和科技的开发,激发出新型的创智空间和创新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走在前面的敏锐的创业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打破了国界的限制,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如何与中国乃至区域的互联网产业直接有效地对接?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一点对于身处中国之外的人尤其是个挑战,因为无法亲身在其中做一个彻底的参与者,接触每一个节点,感受每一次脉搏,有时难免会隔靴搔痒,或者因为缺乏体验,而难以理解其中跳动的多元面向和各类机会。

更何况,还有很多人未必有这个自觉,去有意识地参与到这个进程中去。

本地广告才女林少芬在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出版、将于8月27日在国家图书馆发布的《半世纪的新加坡:回顾与前瞻》一书中发表报告,谈到她的一个敏锐观察:“因为华文驾驭能力的不足,也因为对周遭事情的不关心,今天发生在中港台间的许多事情,以及中文世界里的各项无穷大的精彩,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场翻天覆地的网络新世界的大革命与华人世界文化的大交流,是许多新加坡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都无法参与或错过的”。

这是因为语言能力、使用习惯和平台差异造成的两个网络世界,在文化、社群沟通、观念上都将产生影响;而在经济和创业领域,则让新加坡的年轻人在参与中国的网络产业时,可能会面对更直接的障碍。

通商中国最近举办的“青年与共享经济”擂台赛,就是尝试消除这一障碍的很好的努力。作为初赛和决赛的评审,我看得到来自大学、理工学院、高中的学生,使用中英文双语去检视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共享经济,如何影响新加坡,在中国又会产生如何的发展效应。可以相信的是,为了准备竞赛,同学都做了详细的研究、搜索等,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信息随手可及。而我想得更多的是竞赛之后,这些同学还有多大热情、多大的兴趣以及什么样的动力,持续关注共享经济或是互联网产品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及发展——一个最重要的潜在障碍就是,他们没有实际生活的背景,无法有第一手的体验。换言之,无法从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参与到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变革中去,因此只能做一个旁观者,遥想那个庞大而多变的市场。

事实上,不要说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就连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即便经历过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也未必都能够赶得上这种变化的节奏。但是语言、文化以及家庭背景的先天联系,至少让他们在使用层面能够比较容易地与中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产品对接。本地年轻一代如何把对中国的旁观与遥想,转变成对中国现实的兴趣、关注和参与,而不是在创新的时代被文化的壁垒、网络使用的习惯挡在墙外,是值得深入关注的课题。

通商中国上周也举办了慧眼中国全球论坛,聚集世界70位嘉宾演讲交流,提供全面认知当下中国的平台。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演讲不少,既有中国互联网业界大佬的分享,也有年轻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点评宏观经济、思辨千禧一代。而台上90后嘉宾畅谈网络创业故事,台下60后、70后的出席者听得认真,则构成一种有趣的“颠覆”。在当下的中国,类似故事随时在发生。

这就是中国的最新图景:互联网+思维的极度活跃,年轻力量崛起,产业迅速转型变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突破。认知中国、了解中国,对本地年轻人来说,已不仅仅是部分课程和几天游学所能涵盖的。互联网打开了参与中国的便利之门,但有可能因为语言习惯、使用社交应用的差异而制造更大的屏障,对接中国时出现“数码鸿沟”——就像如果单单使用Facebook而不熟悉微信等平台,是无法从日常生活和每天的网络应用中,切实关注中国“变”的惊人速度,进而激发灵感和商机的。

(作者是本报助理副总裁(新兴业务)zhouzc@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