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后罗塞夫时代的特梅尔难题

字体大小:

张敬伟

里约奥运的狂欢之后,巴西政局迎来转折点。迪尔玛·罗塞夫还是未能逃过弹劾这一劫,68岁的罗塞夫失去了总统职位,66岁的代总统米歇尔·特梅尔就任总统。他的任期直至2019年1月巴西选出新总统。

当然,罗塞夫失去了总统并未丧失政治权利,她还在继续上诉并声称“不会和支持者告别”。但无可置疑,这位左翼女总统要想夺回总统大位几无可能。由于特梅尔只是继续罗塞夫总统的任期,巴西算是进入了后罗塞夫时代。

特梅尔总统则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作为拉美大国,巴西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全球危机时代,巴西也深受其害,尤其是资源类和能源类商品价格大跌,使得卢拉时代的繁荣不再。罗塞夫总统可谓生不逢时,她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延续前总统卢拉民粹主义的福利政策。这不仅开罪底层民众,也让中产阶层陷入贫困。

罗塞夫的下台,与其说因为财政危机和涉嫌贪污,还不如说是巴西民众难以忍受巴西糟糕的经济和民生境况。特梅尔要想稳坐总统宝座,内政外交都面临很多挑战,但主要还是要拿出合格的经济成绩单,并让巴西民众拥有获得感。

当前巴西经济糟糕透顶,去年经济大幅萎缩3.8%,失业率高达两位数,为25年来的最差。目前,巴西公共债务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财政赤字占比为2.74%。

特梅尔接任总统,结束了巴西的“不确定性”(特梅尔语)和政治动荡。巴西股市也开始回暖,有机构预测,今年巴西将可能实现1.1%的经济增长。

但是,特梅尔要让巴西恢复卢拉时代的增长,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新兴市场之一,巴西经济复苏离不开全球经济的回暖。然而全球市场依然处于不确定性中,还有美联储加息预期开始增强,可能引发巴西资本外流,并对巴西经济带来新一轮冲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处于低迷中,巴西财政紧张已经成为结构性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卢拉时代靠卖资源和能源类商品带来的财富,并未投入到巴西的基础设施上,而是用在了民粹主义的社会福利上。这固然是劳工党典型的民生政策,也为劳工党积累了足够的民意支持。但危机时代的来临,也害了罗塞夫,同样也给特梅尔的结构性改革带来了难题。

里约奥运会,让人看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力、社会治理紊乱的巴西。特梅尔要让巴西经济恢复活力,第一要务是夯基固本,改善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国家治理。前者,需要大量资金,但巴西现在财政紧张;后者需要稳定的执政环境,但又面临着罗塞夫和劳工党的掣肘。巴西式民主,不仅不是巴西经济复苏的推进器,反而是引发政党恶斗和社会割裂的破坏者。

特梅尔的使命是改革,而且必须动真格,但是巴西既缺乏改革的本钱,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譬如特梅尔的社会福利改革和劳工政策改革,前提就是收紧公共开支,这会引发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的不满。再如税收制度改革,则会触及资本权贵阶层的利益。所以,没有财力支持的特梅尔政府,改革每走一步都很难,不改革将持续经济低迷民生凋敝,改革则导致社会各界不满,导致民众街头运动,并引发政党纷争。搞不好,特梅尔也会重蹈罗塞夫的覆辙。

而且,特梅尔任期只有两年时间,两年之内要完成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何况是一揽子改革。

更要命的是,特梅尔的民意基础也不稳固,他组建的临时政府也有多名阁员陷入贪腐丑闻。特梅尔虽然“转正”,但是对其政府阁员的反腐败调查还在继续,在野的劳工党也会为此不惜代价向特梅尔开火。

除了内政之忧,巴西的外部环境也不乐观。罗塞夫下台,引发了拉美左翼政权的反弹,古巴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攻击,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相继召回驻巴大使,这些左翼政府认为巴西参议院的弹劾案是“政变”。巴西虽是拉美大国,凭空少了一些拉美朋友,这也是特梅尔的外交挫折。 而且,拉美国家的内讧,也会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特梅尔甫“转正”就到杭州参加G20峰会,无非希望更多资本进入巴西。看来,巴西要向中国“化缘”了。

客观而言,一个稳定、繁荣的巴西,不仅符合巴西的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人们希望特梅尔能够让巴西政局去乱求治,并使巴西经济恢复活力。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