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婷: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作为学生,我们尚且对种种改变有诸多牢骚,适应过程也有不少辛酸,更何况是教师。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一种磨难,而且还得面对社会上一些人,以及不喜欢华文的学生和家长有意无意的轻蔑。

过去三个星期,相继出现几则和华文教育有关的新闻报道。先是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在华文教育学会为退休华文教师和校长举办的教师节午餐宴上,以“四君子”中的竹作比喻,向华文教师致敬。他指出,在华校生锐减的年代,华文教师锲而不舍,坚守岗位,体现顽强生命力;而在教育部多次教改中,面对种种挑战的华文教师积极配合,展现坚韧以及虚心学习的胸怀。

两周后,王乙康在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的中秋节午宴上,则提到不同族群在新加坡的建国历史中,都做出各种妥协和牺牲。华社的最大妥协是在教育方面,而最大的牺牲莫过于南洋大学的关闭,以及它与新加坡大学的合并。

三天后,即9月18日,福建会馆则宣布为属下五所小学推行的“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设立新的双文化平台,同时探讨将这项课程扩大到另五所小学,致力于培养更多通晓双语、对华文和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学生。

尽管那已是陈年往事,王乙康以教育部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在一个教师节的庆祝场合,向早期华文教师为适应语言政策改变,做出艰巨调整与改变表示理解,相信对经历过那一段岁月的许许多多教师来说,会是一种安慰。

我虽不是华文教师,却也颇能体会早年华文教师的“苦难”。在我上了两年小学后,课本里的华文字,突然从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小三年中假期结束后回校上课,发现上学期刚学会用注音符号、四角号码查找字典的方法,通通得丢掉,改学全新的汉语拼音;到了中二,科学课突然从华文课文改为用英文教,原本风趣幽默的科学老师,和全班同学上课几乎都“哑口无言”!

作为学生,我们尚且对种种改变有诸多牢骚,适应过程也有不少辛酸,更何况是教师。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一种磨难,而且还得面对社会上一些人,以及不喜欢华文的学生和家长有意无意的轻蔑。

时光如梭,华文教育配合教育制度多次改革,一直不断地调整,不变的是华文教师依然坚守岗位,教语文、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怎么做人。

没有人否认英文在新加坡社会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是全球通用的工作语言,如今,虽然能以华语做粗浅交谈的人增加了,但能以华文华语做深度沟通,而且相对熟悉中华文化的人,尤其在年轻一代,或已寥寥无几。

面对这样的挑战,华文教师与所有关心华文教育的文教机构、团体和个人,一直锲而不舍,想方设法一方面让最大公约数的华族学子,保有基本的华文华语能力,另一方面竭尽所能,培育一群对华文和中华文化有兴趣,而且愿意/有能力传承文化薪火的下一代。

福建会馆在属下五所小学开办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十年来投入了180万元资金,让超过1200名参与课程的小学生受益。据了解,这些学生升上中学后,当中不少仍保持对双语的热忱。这说明了及早让学生接触他们感兴趣,而且有能力学好的科目的重要性。

接下来,这项课程将推广到另外五校,会馆也将启动新的“双文化汇”平台,与其他文教机构,包括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这些学生能在中华文化和华文方面继续学习,也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将来为国家和华族社群做出贡献。

在一个以英文为主的社会里,这个百年树人的大业并不讨好,却是华社各方人士必须挑起的担子。王乙康在华裔馆致词中也提到,新加坡下一阶段的一大工程,是“塑造一个持久、令国人引以为豪的新加坡身份认同”。让新加坡华族对自己的母族语文与文化有所认识与自豪,让他们有代代薪火相传的意识,正是形塑多元文化的新加坡身份的一大要素。这,同样适用于其他族群上。

担子很重,而且是逆风而行,但疾风知劲草,整个华社必能像过去的华文教师那样,在风雨飘摇中以坚韧的心志,联手培育文化传人。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tarntt@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