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杨:病床前的问题

字体大小:

舒不知

“奶奶啊,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看着病床上的奶奶,一时想不出别的话题,一边握着她明明满是皱纹却光滑的手,一边问道。

今年中秋,奶奶是在医院里度过的。虽然多数时候无法进行有质量的交流,但即便是默默的相处也十分珍贵。多年来,这样的陪伴太少了,以至于即便是她有精力说话时,都无从聊起。

值得欣慰的是,奶奶身体欠佳以来,虽然聘请了护工和保姆,她身边时刻都有亲人。医院中一些年长者,因为子女忙碌等原因,时常只是眼睛盯着天花板,令人心酸。

近期有不少和年长者有关的新闻令人关注。几天前,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发布《2016年人口简报》,满65岁公民比率达到13.7%,人口赡养比率到了2030年预料减至2.3人。

这令人担忧的趋势,还仅仅是从经济层面看待人口老龄化课题,通过“人口赡养比率”来计算每名年长公民,由多少名适龄工作公民来支持。如何从生活、医疗和心理层面为年长者提供足够的支持,是更须思考的问题。

未雨绸缪的政府在紧锣密鼓地为老龄化社会做准备。卫生部设立的首家疗养院“珍珠山养生居”数天前开幕,为年长者提供康复护理,帮他们恢复自理能力。当局还计划明年设立第二家疗养院。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属下的ActiveSG、新加坡物理治疗协会,以及慈善机构连氏基金会等,也都在积极推出针对年长者的计划。

老龄化社会不是新加坡独自面对的问题,发达国家无一不在寻求应对方案,快速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这从往往体现社会关注点、符合官方主旋律的大陆热播电视剧便可见一斑。在播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就以老年公寓项目一线贯穿,体现人情冷暖。之前的《老有所依》也探讨中国经济腾飞之际,上班族如何兼顾父母和子女。

不论在剧里还是现实中,难倒人的问题往往都是金钱无法解决的。经济能力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聘请护工和女佣,但最终年长者能否享有好的生活质量,要看身边人是否有心。

上个月,一段电眼拍下的25岁女佣虐待96岁阿嫲的视频,成为众人焦点。女佣被判坐牢10个月,但不少网民都认为刑罚太轻,谴责她毫无人性。

虐待老人自然会被舆论鞭挞,但此类事件的因果并非一句“没人性”那么简单。年纪轻轻的女佣,终日护理本是陌生人的年迈者,担起本该是对方儿女承担的角色。少了血脉和情感连接,需要更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温柔地面对每日的现实。

本地外籍女佣不断增加,截至今年6月已有23万多名,主因是国人对聘请外籍帮手,照顾孩子和年长父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都想要尽职的女佣,但尽职的晚辈有多少?法律的判刑有期,心头上的刑期恐怕难以计算。

老龄化课题似乎是老生常谈,2030年听起来也还远。因为照顾奶奶,妈妈和我最近开始谈起养老。有一次,妈妈突然说起“以后……”,那一刻真实无比。

有些问题是每个人都迟早要面对的,但在沉重的问题到来之前,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晚辈,眼下只想尽可能多地陪伴奶奶,多想一些可以问她的问题,用在下一个她能聊天的时刻。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执行级数码记者

shuyang@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