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企业、陈铭凯:新加坡的经济转型

字体大小:

狮城脉搏

最近,新加坡的经济势头看来不是太好。企业正为今年的经济放缓做好准备,许多工人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我们必须更为关注目前的经济放缓,因为它本质上既是周期性,也是结构性的。商业循环起起落落,但结构性改变若不及时纠正,可以演变成不利于新加坡的经济新常态,造成长期的低速、缓慢增长。

最新的官方数据依然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新加坡去年取得1.8%经济增长,增幅比预期高,但仍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

失业率仍然偏低,但人力部2016年的数据显示,更多失业居民需要更多的时间找工作。

对企业来说,KPMG会计事务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对经济展望感到担忧。不过,很多公司也准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来应对未来,它们相信经济放缓是短暂的。

这种面对短期痛楚但放眼未来的做法是正确的。展望未来,一些区域发展和全球趋势可能冲击本地企业。同时,能够转型并有效应对这些变化的,却可以从中获益。

一是数码制造业的兴起。机器人、三维可视化和分析,可以让产品的制造出现革命性变化。想象未来全自动的“智慧”工厂,既可提高生产力和利润,也可以创造全新和更高技能的工作如数据科学家。

其他是像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等发展项目,它们不但可能加速区域的增长,也可能颠覆区域秩序。中国计划调动1万亿美元,在五条路线上兴建可以促进贸易的基础设施,并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

在区域,马六甲海峡工程进行到一半的巨大港口、拟议中的新加坡—吉隆坡高速铁路向北马延伸,连接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一直到中国南方等计划,也将带来更多机遇。

此外,可以为使用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提供替代航线的克拉地峡运河工程,也可能完全改变现状。运河可以把泰国南部两侧的泰国湾与安达曼海连接起来,但目前还不是一个具体的计划。不过,新加坡不能漠视其航运中心地位无法永远维持的可能性。

这些项目和计划需要多年来落实,但目前须协助新加坡的行业和公司转型却势在必行。

主动改变或被动应变

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将无法有效实现转型,因为环球发展与科技趋势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改变一项行业需要针对性的做法,这正是政府推出的45亿元产业转型计划的目的——促进23个行业增长与竞争力的产业转型蓝图(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s)。

这些行业包括建筑业、医疗业、食品服务和零售业、酒店业、物流业、食物制造业和精密工程等,共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约80%。

每个蓝图将在四个方面协助行业改革:即帮助公司提高生产力、提升工人技能、推动研发来促进创新和科技的应用,以及协助公司走向国际。

以作为制造业支柱的精密工程来说,这个行业有约2700家为电子、宇航、汽车、海事和其他领域设计、制作创意模型、生产和提供重要零部件的公司。

提高这个行业的生产力路线图于2011年推出后,其从2009年到2015年的产出和增值,分别增加了68.3%与50.6%。一个产业转型蓝图应该可以取得更多成果,比如协助这个行业的公司设立数据工厂和开发新产品。

产业转型蓝图也可以进一步助食物制造业一臂之力。食品制造商陈新记成功研发可耐久新鲜面条,成为新加坡首家出口面条的公司。其即開即煮面条有特殊的叻沙、咖喱和其他口味。

陈新记的突破是创新可以让新加坡美食扬威海外的例子。一个产业转型蓝图把一度似乎没落的夕阳行业变得蒸蒸日上,每个工人的增值提高了,公司的利润也增加了。

愿意做出改变

在区域景观将大规模重组之际,除了改革不同行业和领域,整个经济也需要转型。

比如,在评估克拉地峡运河对新加坡的冲击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不是海事枢纽的新加坡可否成功?答案是可能的,因为新加坡航空枢纽的地位不会改变,甚至可能因为区域的快速增长而进一步加强。

接着,新加坡可以促进航空业和相关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组装和测试飞机引擎的英国发动机巨头劳斯莱斯(Rolls-Royce)便是一个例子。

劳斯莱斯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已经展开合作,为本地不同行业——主要是数码制造和物流网——建立数码和数据分析能力。

要从“一带一路”计划的基础设施项目获益,政府可以探讨如何协助本地公司为这些机遇做好准备。一个方法是鼓励建筑公司合并,增加规模,以便投标这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金融机构也同样应该做好准备,从进入和流出中国的财富流动中得益。

除非公司和工人愿意对新经济做出必要的调整,不然协助公司和工人转型的努力将不能取得成果。公司必须认识到转型是必要的,工人也必须愿意为新工作学习新技能。

思维的改变将是最困难的,但却是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毕竟,经济转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企业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

陈铭凯是研究所研究助理

叶琦保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