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义:消逝中的方言

字体大小:

义点义见

科技的进步带来交通和通讯的发达,经济生产模式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吸引了大批移民。这些社会生态的改变带来的是同化和融合,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和意义。

前几天,应邀到耶鲁—新国大学院作个讲座,主题是“福建话与传统”。

尽管我经常给大学生上课,做讲座,但是这场讲座还是很不一样。首先,这是英语讲座,而且同台的还有研究英语和语言学的大学教授。其次,本次讲座本地学生和欧美学生参半,而且还来了好几位外籍教授,他们都对“福建话与传统”感兴趣。

我首先从“福建话”这概念讲起。在新马一带,我们普遍称为“福建话”的方言,准确来说是“闽南语”,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新马早年福建移民多来自漳泉地区,社会上通行闽南语,因此人们习惯上把闽南语等同于“福建话”。来自福州、福清、莆田等地的移民用福州话、莆仙话,来自三明、龙岩等地的移民用客家话。在本地传统中,人们只把闽南语社群视为“福建人”,把来自福州、莆田、三明、龙岩等地的移民视为“福州人”“莆田人”“客家人”等。

这是因为在殖民地时代,华人主要用语是方言,为了方便,政府以方言划分、管理华族社群,而不是根据中国地方行政划分。同理,潮州人成了独立于广东人之外的社群,客家人也成了独立于广东人或福建人之外的社群。

有个同学对方言的式微感到惋惜。他说,同龄人中很多华语已经不行,至于方言,更是不通,方言可有未来?

我说,方言式微已是事实。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一项统计调查指出,在1980年,即“讲华语运动”启动翌年,大于60%的小学一年级华族学生在家主要使用方言,大于20%使用华语,使用英语的大约是10%。10年后,到了1988年/1989年,主要家庭用语为华语的小一学生达到了顶峰,为70%,主要用语为英语的升为25%左右,主要用语为方言的急速降为5%。到了2004年,隔了一代人时间,几乎没有小一学生在家使用方言了,而使用华语和英语的各占一半。到了2009年,讲英语的升到60%,讲华语的降为40%,讲方言的可以忽略不计。我年近五旬,在讲方言的家庭中长大;即便如此,也只懂得闽南语和粤语皮毛。属于我下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当然对方言更加陌生。

方言在我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首先,语言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懂方言等于开启一扇知识的窗;其次,与师友长辈用方言交流,虽因我方言水平低下而有损交际效率,但这缺陷被满满的亲切感弥补了,懂方言等于开启一扇情谊的窗;再次,方言把我紧紧地与祖籍文化系在一起,懂方言等于开启一扇自我认知的窗。

方言式微,惋不惋惜?当然惋惜。在我国,这个趋势可不可挽回?无可挽回。

社会历史地理是形成方言的重要因素,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政治的影响等等。科技的进步带来交通和通讯的发达,经济生产模式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吸引了大批移民。这些社会生态的改变带来的是同化和融合,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和意义。

这个情况在中国也很明显,尤其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网2016年8月的一篇报道指出,使用方言交流的人们越来越少,地道的方言严重退化、萎缩,甚至有人预测,方言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报道引述林瑞武等人对福州、厦门、莆田和龙岩四地各200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掌握方言且经常使用方言的学生中,福州23.65%,厦门36.68%,莆田38.97%,龙岩仅17.53%。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中国2015年启动了“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始了对方言的保护工作。

在我国,保护方言并无现实条件。截至2016年6月,我国华人人口是292万人,基数本来就不大,再往下分到闽南、潮州、粤语、海南、客家等方言群时,基数更小。这么小的基数无法形成保护方言的群聚效应。

此外,华人人口中的47%出生在1979年前后。换言之,华人人口一半出生在“讲华语运动”启动之后。总体而论,这一半人口掌握方言的能力大概只能在我之下,不会在我之上。我一代人已经对方言感到陌生,我们的下一代当然更没有掌握方言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英文是世界范围内的商用语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华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在讲究效率的工商环境中,从使用人数上考虑,人们肯定首选英文和华文。即便在本地华人会馆这个传统的方言堡垒,社交和工作用语也早已换作华文和英文,而非本族方言。

再过一两代人的时间,方言在新加坡相信会近乎绝迹。方言的社会功能如文化传承,今后只能由华语来肩负,甚至英语。通过华语来进行祖籍文化的传承,虽然难免流失原汁原味,但是,华语有跨越不同方言社群的覆盖力;较之方言,华文的标准书面词汇也更有利于掌握和传播。

方言在我国终或消亡。但是,与此同时,假以时日,新加坡式华语大有可能演化为汉语的一个方言,体现了语言这种文化现象不断发展的特性。

(作者是隆道研究院总裁,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chinyee_koh@yahoo.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