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是谁革谁的命?

字体大小:

漫步

今天的新加坡,从德士服务业,到传统媒体业,无不受到数码化时代的冲击, “叫德士”要懂得用智能手机,以前简单的“看报纸”也要懂得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时代,叫业者、消费者和受众无以闪避,只能勇敢地面对彼此共同的时代命题。

商业竞争的金石良言是:“打不过人家就加入他们”,这里且从本地德士行业运作呈现一番新气象说起。

本地五家德士公司得运(Trans-Cab)、SMRT德士、宝威(Premier)、百胜及宏达同(HDT)电动德士自上周开始,陆续试行按照实时需求而定的“动态计费方式”。本地德士服务业终于也与Grab合作使用私召车平台,并将在一个星期后全面扩大到所有车队。

优步(Uber)和Grab等私召车服务来势汹汹,给本地德士服务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继之而来的是一种危机感。政府并没有像有些国家一样保护传统德士业者,抗拒新时代带来的运作模式,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规范,以及推动本地德士服务的转型之上。

所谓的私召车服务,让人怀念起旧时代的“霸王车”。在以前公共交通欠发达,德士服务乱七八糟,“霸王车”是“必要之恶”,它们的存在填补了交通业的缺口。而今天,私召车服务平台借数码化之力,全球卫星定位科技之功,为交通业打开了一个窗口,让行业人士、消费者看到原来德士生意也可以这么做,传统的“电召德士” 再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本地德士公司眼看“打不过人家”,只好加入他们,反守为攻是为上策。随着优步和Grab的冒起,连德士行业的老大康福德高也有客源流失的现象,要争取回头客,唯有加入新战场。

康福德高早前表示,暂时不会采用“动态计费方式”,据说该公司正在研究划一收费结构(flat fee structure),概念则如出一辙。

其他传统德士公司则设法改善服务,SMRT德士运营和万事达卡则合作推出新项目,让乘客拥有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功能手机,能享受免接触式付款的便利。

此外,Grab一方面为吸引更多德士司机加入,而宣布为累积最高积分的德士司机提供更多奖励金,并根据他们所赚取的奖励金,为司机填补公积金保健储蓄户头。另一方面,它推出名为JustGrab的新服务,结合定额收费(fixed fare)的德士,让乘客可通过同一个手机应用,同时召德士或私召车,缩短候车时间。

德士行业出现的新气象,正是受到私召车平台的刺激。业者不能死守阵地,尤其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领域,没有永久的赢家。私召车平台来势难挡,本地德士公司则进入私召车服务的地盘,接下来可能带来行业的重新洗牌和整合,有者可能被踢出局,有者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但这块蛋糕还是必须分着吃,数码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德士行业之外,传统媒体也见因应数码化时代的新动作。今天(4月1日)2G电信网络走入历史,《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以及华文媒体集团数码部,昨天联合举行了“陪你看报纸”的大型读报活动,教年长者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看报纸”,为缩短业者与读者之间的数码鸿沟尽一分力。

新加坡的数码化步伐在国际上可以说是走在前头,有国际排名为证,但人们实际的感受可能有落差。

新加坡人到中国出差或旅游已是很普遍,不少人也觉察到,中国的数码化已真正深入民间。不久前从视频上看到,某个台湾电视台的论坛节目,便对大陆社会上的数码化情况感到惊讶,说台湾人以前还存在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在中国各线城市,“手机支付”已是生活常态,人们出门在外,如坐出租车,上大小馆子、超市购物,消费者付帐时不再是从钱包或兜兜里掏钱,而是亮出智能手机“扫”一下就完成交易,手脚之快叫人想起武侠小说中所说的“电光火石”这四个字。

据了解,中国的“手机支付”这回事是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Apple Pay等运作,其中又以微信支付最普遍,因为几乎“人人都有微信”;淘宝网上买东西,则以支付宝最通行,因为两者都是“一家子”,而且几乎“人人都网购”。英文常用的paradigm shift已不足以形容中国社会行为模式的转移,数码化和庞大消费市场互相带动,一场消费形态的转型,简直就是一种静悄悄的革命;然而,是谁在革谁的命还不知道。

今天的新加坡,从德士服务业,到传统媒体业,无不受到数码化时代的冲击, “叫德士”要懂得用智能手机,以前简单的“看报纸”也要懂得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时代,叫业者、消费者和受众无以闪避,只能勇敢地面对彼此共同的时代命题。

数码化时代的隆重到来,商家因为市场运作的改变,面对革命式的转型;而消费者的消费形态也因商业模式的改变,面对转型式的革命。

从更广层面来说,服务大众人民的公共服务的数码能力还有待加强。领导智慧国事务署的外交部长维文三天前宣布:“新加坡国立大学将为1万名公务员提供数码科学培训,并与政府科技局展开研究,强化政府部门的网络安全能力。”把数码化深入民间已是国家的重要议程。

无论是德士服务、传统媒体业,或是公共部门,供需两者之间还在互相磨合。同行之间,以及消费者群中的数码鸿沟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到底是谁在革谁的命?没有明确的答案。“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只能投入“革命”的洪流。若不,也许总有那么一天,部分人出门不懂得如何“叫德士”,在家不懂得如何“看报纸”。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