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这一阵风还要吹到什么时候?

字体大小:

漫步

又见学校合并的消息!

教育部每一次部署的合并行动,无论如何考虑周详,都会引起广泛的反响。

受影响的学校,从教职员、学生、家长到校友的惊讶、失落与无奈兼而有之,新加坡人几乎都有同感。因为,这已是教育界的“常态”,很多人都是失去母校的过来人。

有相当一部分国人,谈起“母校”,就有一种“叫母校太沉重”的感觉,小学、中学到大学(南大)都不复存在,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自嘲。反之,求学各阶段的母校都还安然存在,在新加坡也算是一种幸福。

这一轮的学校合并之风,终于吹到初级学院。在28所将在2019年合并的学校中,八所初院将合为四所,其中两所历史较久的初院,被另两所较年轻的“合并掉”。成立于1981年的裕廊初院算是最资深的,它被并入比它年轻19岁的先驱初院(2000年)。淡滨尼(1986年)并入美廉(2003年)。很显然的,学院的年资在合并时并不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总有许多令人怀念的“遗产”,“老牌”如裕廊初院是不少人熟悉的名字,因为它跟新谣在80年代的诞生有过一段渊源,如果将来新谣有幸提升到“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地位,裕廊初院可能已无迹可寻。

每当一轮学校合并之风吹起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学校过去的历史和种种努力,就这样一笔勾销吗?不管是谁“并”谁,合在一起的学校不只是人力物力等有形资源的结合,更艰难的是如何把两校的历史都传承下去。当局说会在新校特辟历史空间,展示原来两所学校的历史,我们拭目以待。过去那些合并后的新校,在保留传统阐扬历史方面表现了多少诚意和热枕,当局也许应该有所介绍。

学校合并“大风吹”是一种无奈,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从校友口中听到他们对母校的种种怀念。不论是某种团体课外活动、某某老师或校长曾经给过他们的人生启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更能领略,所谓“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真正意义,学校给每个人的成长所留下的回忆,终身难以磨灭。

初级学院将从目前的23 所减少到19所,其中几所是在2005年为了应付需求而增建的。

在人们心目中,初级学院有所谓一、二、三线之分。在一线的自然是那些妇孺皆知的名校,但是,二线三线的初院满足了社会上的需求,给大部分的学生保存一个继续往大学深造的机会。现在被合并的四所初院(裕廊、星烁、实龙岗、淡滨尼),在它们还在努力书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却提前完成了历史使命,它们之被合并,非战之罪。在它们即将走入历史之前,当局应该对它们所曾经扮演的角色给予肯定,对它们的校友也应该有很好的交待。

这次的大规模合并行动,是对过去20年来生育率持续下降所敲响的警钟。学校过剩还容易通过合并、关闭来应付需求量的减少,若把问题焦点转移到公共交通上,人口政策与设施规划便显得复杂得多。

我们曾经为了因应人口生育率的下降,而在2010年之前放松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但公共交通设施却没有做好及时的准备,无法应付一下子剧增的需求量,因此民怨四起,甚至成为2011年大选的课题,人民通过选票表达了不满。自此,政府一方面收紧移民政策,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地铁路线不断扩充、巴士服务也进行革新,并引入外来的业者,改变了整个公共交通业的生态。

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是国家既定政策,公共交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事实上,我们的学校在2000年开始増建,也多少是为预期人口(通过吸引外来移民)会不断增加而作提前准备。但是当几年前外来移民因政策收紧而显著减少,而且为了差别对待公民和外来学生以及永久居民,两者的学费差距不断扩大,外来学生因此显著减少。所以,学校过去几年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窘境,原因不只是生育率下降。

学校合并对新加坡人造成感情上的痛苦,政府也许还未能更好估量。过去的经验若还没有被当成教训,那么这一轮的合并之风不会是最后一阵,除非年轻一代能以大局为重,为提振人口生育率的大目标加把劲,为我国的军队、学校添加生力军。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