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盈:年轻的颜色

字体大小:

众声道

“海天一色、神木参天、绿草如茵都看过了,不如去华山吧。”在台湾留学的朋友建议。

华山不高,也就两三层楼,全名华山1914文创园区,坐落在台北市中心,前身是日本的“芳酿社”,主要生产日本清酒。不过因为时间有限,酒厂没去成,倒去了另一个烟草厂改建的园区,那是与国父纪念馆一路之隔的松山文创园区。

周末的游人徐徐漫步,户外的小市集,一列摊子贩卖各种设计,明码实价,摊主不张扬,待客人靠近,轻声介绍几句。室内的展览开放参观,看着展品,听着几道墙后的敲打声,一群年轻人忙进忙出,搬着木板,比手画脚,艺文活动不是在进行中,就是在筹备中。

台湾文创是一道人文风景,当地政府近几年落力拼经济,要从制造业转型至美学和创意行业,催生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创意园区,从业界到校园,文创风吹得盛起,俨然成为一股新优势。前人种了树,要开枝散叶,延续热潮,得靠年轻人的后劲儿。

不过,这群“年轻人”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联福利中心总裁徐重仁在新书发表会上,一句“年轻人很会花钱”,引爆言论风波。他认为,到机场一看,出国旅游的都是年轻人,老一辈的人很少,而且年轻人面对很多诱惑,应该少花一点,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这番言论激起千重浪,让全联的亲民形象重挫,面簿专页被网友留言灌爆。虽然徐重仁事后强调是以长辈身份勉励年轻人,但这份善意对台湾年轻人而言,却像一盆冷水。

年轻人的反应过于敏感吗?在台留学数年的友人针对此事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薪资还停留在“22k”,房租、吃饭、生活费占去了一大半,时代的巨浪打在这一代人的身上,不是省钱和吃苦就能看见曙光的。

说罢,她整理背包,为出席讲座会做准备。除了上课,讲座会占了她学习生涯的大部分,有时当听众,学到课本没教的技巧,再运用到实习里;有时则成为主讲人,分享游历的所闻所见、风土民情。问及行程满档会否更觉压力?她笑说,参加讲座会其实是为了主办单位提供的免费便当,可以省下饭钱。

作家陈文茜曾说“这个国家太对不起年轻人”,直指高涨的房价像个“暴政”,压榨着在大城市里劳动的小蚂蚁。文章在当年掀起热议,至今言犹在耳。

赶不上上个世纪的经济起飞,却碰上经济崩坏的时代,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用青春赌一把,守着这片土地上继续文创的路,不随波逐流、离乡筑梦?

欧美等地的文创产业蓬勃,经济影响力巨大,与之相比,台湾文创产业还在发展阶段,拥有无限可能性。

虽然号称无重量的记事本、真花制成的首饰等产品具备创意,也是一门生意,但如果希望未来的主人翁有一天能成为自己时代的“发光体”,与其指责批评,不如由这一代的“大手”在核心艺术领域慷慨投入更多资源,牵带这些艺术与创意尚未成熟的“小手”,走出更开阔的道路。

年轻就该是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调色盘,而非房契上的黑与白。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 cgchoo@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