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生:非物质文化活动的挑战和展望

字体大小:

文化视角

国家文物局为拟定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4月6日晚于土生文化馆召开“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对话会。由于时间有限,参与者无法深入和全面讨论各个层面的问题,特别是有关不同社群的非物质文化活动所面对的问题,我觉得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范畴,根据联合国所给的定义,举凡与饮食、民俗、节庆、技艺、表演艺术、文创产品等有关的精神产物,不论是传统或现代的,都可以概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有不少组织和团体,活跃从事各种与文化有关的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的活动。一般来说,不同组织所从事的文化活动,除了一部分属于专业团体外,大多数都是由志同道合者,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组成的非专业性组织。也有一些团体依附于更大的机构,如同乡会、人民协会、民众俱乐部等,定期或不定期展开各种文化活动。

挑战和困境

目前,这些文化团体的活动和发展,除了少数得到大机构的赞助和扶持,大多数都面对许多挑战,有时还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基本上,这些文化团体的最大挑战,有以下几个:

一、许多规模不大的组织,最令负责人感到头痛的是维持经费和活动经费方面,常常捉襟见肘。新加坡艺术理事会虽然每年都颁发辅助计划金(Major Company Scheme)和种子基金(Seed Grant),给一些组织规模较大和活跃的艺术团体,但数目有限。其他文化团体只能申请展演辅助(Presentation Grant),但杯水车薪,常常不足以平衡开销。

有一位剧场和一位文学创作负责人曾向我投诉,他们为了演出和出版筹备经费,已沦为高级文化乞丐,厚颜向人捐款求助。真是可悲可叹。

二、人才的培训和年轻接班人的来源,常常有断层之虞。如果缺乏长远之计,便有解体的可能。

三、表演活动的平台,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关系,常常局促有限,无法充分地向民众展示活动的特色。

以上三点,可说是决定文化团体能否健康发展,甚至能否延续生存的关键因素。

一些具有族群传统色彩的文化活动,如华乐、舞蹈、武术、龙舟和舞狮等团体,因有很强的号召力,吸引了不少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定期展开活动,还经常参加全国性庆典活动,给国人带来几许欢乐的气氛。其他如书法和国画,虽然中小学的教育课程没有设置,但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在课余之暇参加浸濡修炼。他们虽无辅助津贴,却能自力更生,精神可嘉。

至于规模较小的文化团体,如各种方言剧社、歌舞团以及表演剧团等,前些日子还看到他们在特定的节日到各社区表演,作为庆典的文娱节目之一。他们虽然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但由于近年来方言观众的日益减少,这些文化团体基于维持经费的拮据而挣扎求存,有些团体虽克尽困难,最后不得已还是黯然退出表演的舞台,十分可惜。

我国也有不少文创团体,如文艺创作团体、戏剧和舞蹈社团,音乐创作和新谣歌唱团体等,多由一些热心文艺和表演艺术的爱好者所组成。他们不求功利,几十年如一日般辛勤耕耘,从多层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我认为这些文创产品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珍惜和保留。

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发扬

我国是一个多种族和多文化的移民社会,维持社会的多元性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独立建国以来,由于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冲击,社会现代化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我们如果仍然坚持多元文化的理想和社会特性,那我们对传统文化活动在西化和传统之间所发挥的平衡作用,应给予正面的肯定,所以,不应该采取漠视的态度而让其自生自灭。

要保留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为非物质文化活动存档(documentation)并设置文化档案库(archives);

二、多提供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平台;

三、赞助一切非物质文化的活动;

四、打造一流非物质文化活动队伍。

各个文化组织,都有一定的活动宗旨和理念,以及活动的对象和内容等,如果把这些有关的资料都绘制成电脑软件,储存在文化档案库里,对保留和发扬组织的非物质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新传媒电视台曾播放Bridging Giant的节目 ,介绍湘灵音乐社(福建南音)的活动概况,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各社区和民众俱乐部在国庆和传统佳节期间,应多邀请文化团体参加演出。新传媒也可以增设“春节联欢”节目,特邀一些文化团体登台表演,为扩大活动平台而尽一分力。

新加坡艺术理事会和文物局应积极鼓励各社群的非物质文化活动,考虑放宽展演补助的尺度和津贴数额。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塑造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加坡精神面貌,这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有不少文化团体,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打造成一流的表演团队,并作为国家文化团体的象征性代表,如舞狮和舞龙,音乐和歌舞等。如果新传媒和各社区能经常主办技艺竞赛,给优胜队伍颁发丰厚的奖励金,有些团队经过不断的磨练后,必然能日日新,又日新,打造成一流的表演团队。

为了解决接班人手短缺而造成青黄不接的问题,我想教育机构是个重要的管道。各个文化团体跟教育机构如果有更密切的联系,不时到学校表演,增进年轻学子对文化活动的了解,以吸引他们参与活动,可能是解决接班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传统理念和价值观

一个特殊的思想意识,要演变成整个族群的共同价值观,需要经过一段漫长岁月的磨合和认同,然后才逐渐定型为族群文化的优良传统。

华裔国人继承了许多先人留下的优良传统理念和价值观,我们要通过什么有效的途径,或者哪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才能把优越而又属于高层次的优良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如家庭,亲情,宗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等,传授和灌输给年轻的一代,来加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达致保留并延续国人双文化特质的功效呢?

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但都与国家文化政策的规划是否拿捏准确有关。基本上,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观察:

一、我们的正规教育是否对传统价值观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我们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活动,在政策规划方面有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奖励?

三、我们的传媒对一些优良的传统和活动,能否加一把力,给予深入民心的报导和宣扬?

我想针对第三点谈谈我的看法。我国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每个族群都有不少的庆祝佳节。每个佳节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庆典意义,举几个华族例子。除夕团圆:一家老少团聚共餐加强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凝聚力;拜年:巩固亲朋戚友的情谊关系;清明和中秋:追本溯源,佳节思亲,不忘养育恩情;团拜和联谊会:共叙乡情,共享乡音,归祖认宗,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

媒体的报道和宣扬,为各个佳节庆典制作一些动人心铉的画面,在长期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下,这些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必然会深入民心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上述的传统文化团体和文创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和固步自封的。好多文化团体都已敞开大门,打破族群的藩篱,与时代同步前进,如开放并接受不同族群子弟参加培训,以扩大接班人才来源。也有一些团体,把文创产品的内涵,从单一族群色彩变为多元性,这些变化说明了传统文化团体紧随时代的步伐而前进,充分反映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精神面貌。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戈拉夫(Gaurav Kripalani)先生,有意把新加坡打造成亚洲的爱丁堡(Edinburgh of Asia),这个计划对我国文化艺术界,包括非物质文化团体,无疑是个令人雀跃的喜讯。理想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是退休人士

教育部前华文教材组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