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轩:现今的无现金付费运动

字体大小:

众声道

回想自己一天的花费与付款方式:出门搭地铁用易通卡;在食阁吃午餐刷美食卡;超市买东西“挥一挥”信用卡(payWave);乘私召车出席婚宴,手机应用已与信用卡连接,弹指间即可付钱;准备给好友的婚礼红包,放了现金200元。

五项花费五种付款方式,三项各用不同的实卡,一项用手机,还有一项用现金。现代人的钱包,应该大多是卡比现金多的“卡包”。

无现金付款方式是全球大趋势。我国在迈向成为智慧国的路上,近年也为不同群体推出相关措施,例如在地铁站安排工作人员协助年长者熟悉用售票机为车资卡充值、鼓励中小企业使用微信与支付宝,以及给小学生分派智能付款手表等。

减少现金的使用,好处在于交易效率提高、假钞流通得以杜绝、抢劫等“传统”犯罪率降低,甚至疾病传播减少;坏处呢,则包括个人信息可能被盗用、线上诈骗等新犯罪的出现、各类无现金付款方式或平台无法相容共存,以及人们更容易超支花费,理财意识减弱等。

改变付款方式的思维与习惯,不同群体的接受与适应程度都不一,当中,年长者面对的挑战较为棘手。

除了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使用相对地不敏感,年长者对线上交易或移动支付,即涉及“隐形第三者”的付款方式,存有更大戒心。

若再细分乐龄群体,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的年长者,接触科技产品的概率较大,仍可能愿意在“学了会忘,忘了再问”的情况下,反复尝试学习与适应各类付款方式。然而,弱势年长者在应付生活都成问题的困境里,或许更难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甚至有可能被新时代的支付技术边缘化,进而加大贫富分化的风险,形成另一个社会问题。

推动年长群体使用无现金付款,若应对措施不全面,社会的便利或许会为某个群体带来不利。

另一方面,在科技时代成长的小朋友,在校开始以无现金方式花费,应付自如。不过,实体零用钱的消失,意味着扑满概念的储蓄教育也得更新。

没有实实在在的现金作为储蓄教育的“道具”,小朋友对金钱的获取、买卖交易的意义等意识,很可能变得薄弱。澳大利亚的非官方调查显示,三分一的孩童不清楚电子付款的真正意义。因此家长、校方等有关单位,或许得在无现金的储蓄教育上加大心思。

至于包括我在内的一般人,大多已习惯无现金的付款方式,会在林林总总的移动支付中挑一两个喜欢的、给予较多回扣的来使用。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的时候,除了小店、小贩的小金额消费,大概只剩下过节与红事的红包,还有白事的帛金。

未来,华族传统习俗正面对上无现金社会的大趋势,这画面,我暂时不敢预想。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 yingxua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