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曼:敢梦敢做“爵士一代”

字体大小:

黑白之间

放慢生活步伐与追梦很大程度上并无冲突,只不过部分年轻人的梦想,也许与“梦想是什么“的主流诠释有别,更多包含一种“做自己”的信念,更何况所谓生活优先,也不一定与主张慢活等同。

如果音乐能反映时代精神,新加坡年轻世代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许最贴近一首经典爵士。

近来在海峡两岸工作的同事,纷纷发回与青年次文化有关的特稿,一篇写中国网络世代如何开始拥抱标榜消极颓废的“丧文化”;另一篇则反思台湾乐团“草东没有派对”金曲奖上突围,是否折射出“鲁蛇世代”(鲁蛇音译自英文loser)的愤怒与无力感,让人不禁开始思考新加坡年轻人的面貌为何。

如果没有草东那种“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的控诉与愤世,又无法完全与天团五月天“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的纯励志精神相匹配,只能说总看似不够愤怒又相当务实的新加坡青年,其实不太适合与热血摇滚挂钩。最近反复听本地女歌手董姿彦在《中国新歌声2》比赛中的表演作品,反倒觉得我们也许和听起来有些慵懒但节奏明快的爵士音乐更搭。

起源于民间音乐的爵士乐,总让人想起深夜里安静的歌厅,以及咖啡配红酒的浪漫沉淀,小众的联想更胜于北京鸟巢台前的8万观众,却不代表它无法撑起这个大舞台。爵士乐有其复杂性,歌手要完美演绎,须驾驭曲式的大幅度变化,让歌声从窒闷到响亮,时而抒情,时而野蛮呻吟;它讲究即兴,也考验歌手对节奏的掌握。

新加坡爵士乐的发展与历史也精彩,继歌手向洋在《新歌声》交出漂亮成绩单后,这次代表本地成功晋级决赛者又是爵士歌手,相信并非偶然。董姿彦之前说,在本地唱爵士不容易,因为圈子小观众少,爵士歌手都走得很挣扎,但向洋去年的表现给小圈子打了很大的强心针;站上更大舞台的董姿彦也没有放过任何发光闪耀的机会,听她如何将爵士元素融入《恋曲1990》和《我要你的爱》等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金曲,用个人风格赋予歌曲新生命,我脑海里只浮现两个字:舒服!

梦想对你来说重要吗?遇到挑战时,你会立刻放弃还是坚持下去?《联合早报》等新​沪​港台四地单位,今年7月至8月与台湾《远见》杂志合作,对年龄介于18岁至35岁的四地华人青年展开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对未来的展望,以及测试大家是否具备突破障碍的“翻转能力”。结果显示四地青年态度大致一致:大家都认为梦想重要,但真正去实践者较少;青年所面对的现实阻碍也大同小异,担心房价太高,学校所学不适用于工作等。

于是各家媒体在报道调查结果时,都突出里头细微的差别,如台湾媒体对年轻世代的焦虑和不乐观尤其关注。新加坡方面,超过一半受访青年(51.7%)主张生活优先,比率远超于只需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上海、台湾和香港青年(介于33.5%至37.6%),则让人惊讶;这结果被解释概括为本地青年是慢活崇尚者,与他们追梦创新的意愿形成矛盾,也让学者担心这样的心态是自满的表现。

新加坡年轻人只敢想不敢做?我们难道只有爵士乐表面的慵懒,少了它即兴多变的内涵?教育部长(高等教育与技能)王乙康最近谈公共服务创新时举了一个例子,解释该领域在推动创新方面,最大的阻碍往往来自于自己;他在走访本地一所理工学院时,校长拿出一份学生在10多年前提交、有关共享德士的企划案,概念与优步(Uber)相同,只不过学生虽有颠覆性点子,却没有真正行动。

在这个迫切需要创新的时代,国家以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创新时,王乙康演讲中所提到的“把创新视为一种责任”,已经不限于公共服务,而是象征许多企业都期待员工能遵从的一套全新工作伦理。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年轻人对“慢活”的憧憬因此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放慢生活步伐与追梦很大程度上并无冲突,只不过部分年轻人的梦想,也许与“梦想是什么”的主流诠释有别,更多包含一种“做自己”的信念,更何况所谓生活优先,也不一定与主张慢活等同。时代变革总推使人们重新思考工作定义,面对机器人随时可取代岗位的危机,如今年轻一代也需要从劳动中寻找新意义,确保自己不沦为后现代政治学大师鲍曼(Zygmunt Bauman)研究论述中的消费社会“新穷人”,失去自主判断能力。

其实,我最近观察到,在新加坡年轻世代中,有两种群体正逐渐崛起与壮大,其中一群是主张慢雕细磨的匠人与设计师等;另外则是敢于破坏传统互动规则并走出新加坡的企业家和创客,英语称之为makers and hackers。两者之间工作哲学迥然不同,但像爵士乐一样,却不相互矛盾,更多是凸显古朴情怀与创新灵魂能够共存。

两位新加坡爵士歌手在《新歌声》的奋斗历程,则告诉我们:愿意花十年磨一剑的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必须有自信大步跨出去,把剑亮出来。今晚是《新歌声2》总决赛,写这篇评论时看到董姿彦在赛前于北京接受访问,谈到新加坡人往往必须经别人认可才愿意相信自己时,一度落泪。

她说:“很多年前我就已经意识到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我其实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可是我一直没有信心走出去。如果你心里也有这样的一把声音,希望你相信自己。”

(作者是本报记者 ngwaimu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