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云:莫以有限生命挑战极限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当搞噱头除了出名之外也能带来金钱的回报,人们的价值判断就被扭曲了。

两周多前,自称中国“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的吴永宁,攀登高楼失手坠死的新闻,让人不胜唏嘘。

即使是本地网民,或许都通过不同的平台认识了吴永宁。他在高楼建筑边缘跳跃翻滚,神色自若如履平地的录像,很难不让人屏息关注。

而他的目的,也就是让万千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今年初,他上载在十层高的楼顶边缘熟练地玩平衡车的视频,令众多网民惊叹不已,收到约26新元的打赏。

吴永宁年仅26,出身贫寒,母亲患精神病,继父是泥瓦工,十多岁就独自在外面打拼,希望改善家庭条件,给妈妈治病。

这点打赏,推动他走向无保护高空极限挑战的不归路。一年不到,这名孝子就踏上黄泉路。这些资料,都是在他意外身亡掀起舆论热议后促使我去搜索。

有人说,这是“人为财死”的典型个案。是打赏过他的粉丝和催促他拍摄极限作品的广告商,导致了这场“死亡众筹”。

在手机和电脑屏幕前追看这些镜头的人就像看马戏一样,期待惊喜和惊险,阔绰者也乐得打赏表演者,付点戏票。

这是网络造就了许多前所未有、稀奇古怪的行业中的一种。网络直播目前是能赚取可观利益的行业,商家不惜大手笔注资。类似的还有美女主播视频,让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听听无聊的话题,过过干瘾。

赚钱的行业总有竞争,漂亮性感的脸孔看腻了,就大谈黄色笑话;连这个也竞争不过了,就靠越来越惹火的动作来留住观众。那些挑战死神的“表演者”,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极端,其实也走着同样的路。

吴永宁或许无心插柳,才走向高空极限运动。但他很快意识到,观众的胃口会越来越难满足,要迎合大众追求冒险和刺激的口味,必须增加挑战难度,这样收入才能更高。

一些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也缺乏自信,希望通过得到关注来肯定自己,网络就成了他们热衷的平台。上载大胆、创新的照片和视频来吸引人。点击率越高,他们就觉得越受人肯定。为了点击率,他们甚至可以不顾安全,尝试破格表演。

今年2月,17岁少年曹华光就因此而越过乌节中央城的围栏,意外砸穿壁架从四楼跌下丧命。

曹华光的朋友说,曹华光爱冒险,友人怂恿他做一些危险动作时他都会做,曾跟朋友从二楼建筑跳到地面。

当搞噱头除了出名之外也能带来金钱的回报,人们的价值判断就被扭曲了。难怪“挑战极限”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

日前,微博流传一组被指是一对中国准新人,在悬崖上“用生命拍摄婚照”的照片,危险程度让网民大为震惊。

悬崖上空间极为狭窄,除了新人,现场还有摄影师和数名工作人员,增加了惊险度。一旦发生意外,人命伤亡在所难免。

网络兴起,衍生网红经济,使一些人游走灰色地带。开始时或许不违法,做的人也不志在赚钱,但不受控制的发展开去,或走极端,或遭有心人利用,很难不变色。

就像交友网站,可以成为变相的卖淫网站。有人假借交友名义,实为找妓女或嫖客,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局难以取缔。

心智未成熟的少男少女,也可能抵不过商家的银弹攻势,被诱作出超乎能力的事。

吴永宁事件,已让中国当局在思考“爬高楼”举动所带来的法律问题。目前,中国尚未有法律禁止极限挑战视频。

年轻人热衷攀爬运动,类似危险特技动作的“跑酷”(Parkour),支持者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就表示,要尽快建立与户外攀爬有关的法律法规,禁止一些比较危险的爬高楼行为,以及把进行这类户外活动的地方列为“禁地”。

年轻人爱玩爱闹,立法管制他们或许听来有些可笑。但我们也该适时关注网上兴起的潮流,必要时加以管制,避免潜在悲剧的发生。毕竟,让刻意犯险的视频肆意传播,难脱怂恿自杀行为之嫌。

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也应该自省一下,在传看这些视频的当儿,是不是该有多一点的社会责任?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pohl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