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助人之心不可有?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我有一张“好人卡”。带上它,就能证明我是好人,我所做的一切没有什么需要让人怀疑的不良意图。

有了“好人卡”,扶老太太过马路,老太太不用担心我会突然抢走她的首饰;在地铁站帮游客购买车资卡,对方不用担心我会使伎俩敲他一笔;雨天开车看见离学校还有小段距离的学生,提议顺路载他们一程,对方也不用怀疑我是要拐带儿童。

我的所作所为无需受到质疑,因为我有“好人卡”,我是好人。

只可惜,这只是天真的构想,因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好人卡”。所以本月11日和16日,当好心人士在雨天里把车开到学生身旁,表示要载学生到学校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来者不善”;校方和家长得知后也担心这些“善心人士”假提供便利之名,行绑架之实,赶忙报警备案,引起恐慌。

经警方调查,两起“绑架疑云”最后以车内人只是好心送学生一程、没有不良意图告终,一场误会也得到澄清。但两名善心人士想传递温情,却被反指居心叵测,换做是任何人,应该也会觉得好心没好报。

好心当然不保证有好报。不过,公众舆论在这起事件上的反应和既成判断,反映的却是这个社会的先入为主和不沉着,也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宁愿选择相信“恶鬼易遇,好人难寻”。

显而易见的解释是,如果来者图谋不轨,被搭讪的学生就这样轻信他而上了车,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出现任何人都无法承担的后果。在这点上,校方为了保护学生,第一时间发信知会所有家长,并要求警方加派警力是正确的做法。对于事件中的学生不理会搭讪者,掉头就走,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自己认识的大人,校方也肯定学生采取了“正确的行动”。

不过,既然对陌生人要有那么多的戒心,那又如何解释我们平日对搭顺风车(hitch)的欣然接受?或许有人会说,本地的这类服务都有实名认证,但难道这足以成为对司机人品的担保?更毋谈在一些较偏远地区,若有司机施予方便,我们或许还会觉得庆幸,而不是先去怀疑对方是否别有居心。

这么说并不是要为上陌生人的车正什么名,但上述事件中“绑架”所造成的惊恐,在网络的回音箱里不断放大,以至警方还得呼吁公众不要过度揣测或散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在在印证了我们自小就把“防人之心不可无”奉之为信条,以致猜疑成为本能。谨慎固然能让我们少吃一些亏,但可惜的是它同时使我们遗失了构筑社会互信的人情。我们甚至无法肯定,在屡次遭“以疑报德”后,还有多少善心人会深信这个社会还有容纳多一丝善意的空间。

但另一方面,即便这次事件不是发生在学生身上,两名施援的好心人的善意未尝就不会被回拒。尤其在社会没有形成“人见人帮”的风气前,突然在路人身边停下车子请人家上车避雨,确实显得唐突,这也怪不得对方见状就闪。

心善者大概不会因为想做好事被拒而介怀。但“绑架疑云”除了在最低层面提醒我们还是应有起码的警觉,更凸显社会找回一些淳朴和善念的必要,对于渺小个体努力增添的一丝丝暖意,也不应回以斩钉截铁的否定。

社会互信尚未建成,好人仍须努力。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