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春晚小品背后的三种幽灵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中国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落下大幕,一个小品《同喜同乐》所引发的争议,却只是刚刚开始发酵。这是一个在熟悉西方文化与社会氛围的人们看来会有些瞠目结舌的节目:一名中国的中年女演员把皮肤涂黑,假扮“非洲丈母娘”,在非洲部落民族服装里戴着夸张而充满刻板印象痕迹的下垂假胸部与臃肿假臀部,同时高呼“我爱中国”;一个黑人演员穿上动物戏服假扮一只让人有些莫名其妙的猴子;年轻的黑人姑娘不但剖白自己希望到中国留学、嫁给中国小伙子,更在临近结尾时,十分主流地喊起口号:“我要像中国人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世界人民都点赞”。


这显然是官方话语体系略显生硬地尝试以艺术、幽默、轻松元素对于“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的讴歌。在“一带一路”浩大工程的背景下,中国的资金、人员、技术输出到亚非拉大陆,所到之处是否尽是鲜花掌声,一直是一个略带争议的问题。小品试图给我们正面答案,用“非洲”丈母娘的原话,“年轻的时候是中国医疗队救了我的命,现在中国的孩子们来到非洲为我们修铁路,还把我的小Kary培养得这么出色。我爱中国人,我爱中国!”


事实上,这样的民族主义话语在近几年的官方叙事与社交媒体上早已成为潮流。过去的几年里,从美国到日本,从菲律宾到新加坡,从挪威到韩国,从印度到澳大利亚,再加上台湾和香港,“中国人民的感情”动辄得咎,备受伤害。一方面,大到国际争端、领土分歧,小到某个艺人的一句话、一首歌,中国朝野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情绪脆弱敏感,极其容易受到冒犯,每每被激怒就开始出征、全民抵制。另一方面,盛世心态所造成的膨胀感也悄然蔓延,很多人习惯大大方方地表达对其他国家和族群的歧视话语,而丝毫不认为有问题。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