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杨:让环保成为集体审美

字体大小:

在不久前的一场有关垃圾治理的对话会上,结识了几名受邀的环保人士,会后一同在环境发展部大厦的公共食堂用餐。席间突感自惭形秽,因为在我们热烈讨论着本地塑料垃圾泛滥、批判人们回收意识极差的当儿,我如针扎般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薏米水装在塑料杯里,还有塑料盖子和塑料吸管……

当一个人突然对一种事物很敏感,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甚至到处都有它的存在。午餐结束后,环顾四周,整个食堂一瞬间变得到处都是塑料包装和各种一次性用品。同桌的环保人士感叹说:“这还是环境发展部大厦呢!”

刚过去的一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环境及水源部开支预算时,当局宣布一系列环保举措。和其他更攸关切身利益的医疗和教育等民生课题相比,有关环境保护的宣布似乎并不那么夺人眼球,但对于有心环保的群体来说,这些举措意义重大、相见恨晚。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不少环保人士多年来的心路。做好自己固然可敬,但一名环保人士就算日复一日克服不便,一整年减少的塑料用品,也不敌一场马拉松比赛过后狼藉遍地的塑料瓶、一次公司聚餐留下的满满几大袋子杯盘刀叉、一个只使用纸盘的小贩中心仅一个晚上就可以累积的一次性垃圾。保护环境、对抗气候变化等等举措要想有效,必须是一场集体活动。80/20法则告诉我们,如果用在对处,80%的成效可以来自20%的努力。无论是食物浪费、电子垃圾还是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具使用……如果找出浪费最密集的那20%,或许就能达到80%的环保成效。越具规模的活动,越值得探讨如何做才最环保。

今年是新加坡气候行动年。虽然行动不在于形式,但自从在当局设立的网页上“签下”承诺清单,自己确实更有意识地减少塑料杯盘和吸管的使用。每当想偷懒,身边少数几名多年来在这方面身体力行的同事,就成了最及时的督促和提醒。

近年来因为图方便,或许也是本地缺乏环保意识和回收机制的大环境使然,对环保渐渐变得无感,最近也不由得质问自己,是何时丢掉了年少时的环保习惯,竟对塑料和一次性用品视若无睹。

塑料和一次性用品其实不只是环境的敌人,更是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的象征。在电影、文学作品以及现代艺术创作中,它们是消费主义的符号,代表了人类无止境欲望的深渊。

行路匆匆的都市人催生了外带咖啡,自星巴克和必胜客诞生的那一刻起,纸杯和快餐文化就蔓延开来。新加坡作为人口密集、物质丰富的现代都会,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助长了一次性用品的普遍;气候湿热让塑料袋更有存在的理由;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让不少餐饮业者不得不采用一次性餐具;折扣多多的网络购物和私召车让不假思索的快消费和私车出行成为习惯……举世闻名的绿化和清洁外表之下,是遍布全岛、每日在发生的消费过度与浪费泛滥。

或许我们急需养成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审美,一种不止于容貌和服饰,而是对生活习惯之美丑的敏感,心悦于资源的节约,心痛于无谓的浪费。毕竟,我们的地球不是一次性的。

(作者是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特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