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名人该如何纪念?

字体大小: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和台湾作家李敖最近相继病逝。两位大师的离去,在互联网上引起巨大回响。

李敖和霍金,一文一理,一中一西,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杰出的人物,但未必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不过,两人在大众中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一点与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先说霍金。霍金所患的严重疾病与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成就,让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全身瘫痪、口不能言,平常人在这样的境况下,可能连生存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了。也许和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大神相比,霍金只是个凡人,但他突破了凡人的极限。霍金的传奇,是科学的传奇,更是人的传奇。

另一方面,霍金毕生致力于科普。他所研究的理论是物理学中最深奥的领域之一,但霍金并不高高在上,相反地,他努力书写科普读物,让大众去了解黑洞和大爆炸等学术概念,一本《时间简史》激发了很多人的科学兴趣。霍金还多次出现在知名的电视剧集中,包括《星际迷航》《辛普森一家》《生活大爆炸》等等,接地气的客串演出让他家喻户晓。

再说李敖。李敖虽然著作等身,但并非枯坐书斋的文人,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掀起多次文化论战,与其说是作家,毋宁说是斗士。李敖选过总统、坐过大牢,朋友多、敌人更多,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李敖还总是语出惊人,巨大的争议性和超强的曝光率,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知名度。

他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也充满话题性。与胡因梦一段惊世骇俗的婚姻,爱恨交织;与老友萧孟能争夺家产,惹出官司。和矜持的传统文人不同,李敖还与娱乐圈生出是非恩怨。他是《康熙来了》的开播嘉宾,但又经常对蔡康永和小S批评嘲讽。这所有一切,让李敖这尊“大炮”在炮轰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世人的谈资。

科学家与文学家,原本都是相对比较小的圈子,但霍金和李敖两人特殊的大众性,让网络的悼念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人批判大众的纪念行为是不懂装懂、无脑跟风;也有人质疑两人真正的学术成就到底几何;还有人指出这种质疑本身才是哗众取宠。对霍金的质疑,主要不是针对其本人,而是部分媒体和粉丝过分拔高他的地位,让故事性掩盖了学术性。李敖的问题复杂一些,对他的批评,除了个人私德以外,还有“白话文第一”的狂言,以及晚年“媚共”之嫌的政治立场。

名人逝世,该怎样纪念、如何评价,当然是个很主观的事情。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背景、政治观点,决定了他看问题的角度。但是,我们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无论是怀念一个人,还是批判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而不是人云亦云。

人都是复杂的,既不要去“谀墓”,也别一棍打死。专业领域的问题,多参考专家的意见;私德的问题,不应抹杀公共领域的贡献;是非的问题,也不能拿成就去掩盖。拨开那些网络口水争议的云雾,读读其代表著作,听听其各时期的言谈,就能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否则,科学和文学走向大众,就会沦为彻底的娱乐化,争论也都是表面之争、意气之争,那就意义不大了。

(作者是本报中国组记者 xuezb@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