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轩:一杯又一杯

字体大小:

寒暄馆

“狭路”(Sharosugil)是近两年在首尔崛起的人气美食街。位于首尔大学附近,那里汇聚了各式料理店、咖啡馆和酒吧等,是白天活泼、夜晚疯狂的狭窄巷子,也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

近两周关于特金会、文金会的电视新闻在狭路好几家餐厅、酒吧循环播放,来韩旅游的友人路过时问道:“韩国年轻人吃饭喝酒会聊政治?”我半吐槽回答说:“也许吧?但聊续摊地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韩国酒文化中,换地点续摊是特点之一。无论是上班族或大学生,一晚七八个小时换三四个地点吃喝,最后在练歌房(即卡拉OK房)收场的安排是“基本配套”;喝到烂醉睡倒路边、被同伴拖拉回家则是常见夜景。

《韩国医学期刊》调查指出,每晚平均超过600万韩国人(逾10%人口)喝酒,并可喝掉约1000万瓶啤酒及900万瓶烧酒,即每人喝掉至少三瓶酒;调查还未包括红酒与玛格丽(韩国小米酒)等其他酒类的数字。

另也有数据显示,韩国人平均每周可喝下14小杯烈酒(shots),即每天干掉两小杯烈酒,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海量国度。

这个韩国人普遍认为具本土特色的饮酒文化,在种种数据的勾勒下,似乎已呈现过饮病态的轮廓。

韩国合法喝酒年龄为19岁,然而一般人在十六七岁,甚至更小年纪,就在家庭聚会上开始接触酒精饮料。酒在韩国社会是具疏解压力、化解尴尬和换得身份认同等功能的神奇饮品。然而小酌怡情,大醉伤身、闹事,人们虽懂得这个道理,但大多仍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让自己喝挂。

韩国保健福祉部估计,每年因酒精所引发的健康、暴力和犯罪问题,所需花费的社会成本超过32兆韩元(超过380亿新元)。面对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沉重的负担,韩国政府难道就不加强管制酒水吗?

2015年韩国修法规定,不满24岁者不得出演酒类广告,另外也推出指南与讲座,灌输人们适量喝酒的习惯。至于如管制香烟一样的大幅涨价,有力打压酒水销量的政策迟迟未推出的理由,有一说法是“酒类财团势力不小”。

两周前韩国当局宣布,将在年底前更新部分香烟包装上的警告图文,旨在继续降低人们的吸烟率。而这一举措,也给部分社会团体小小曙光,希望针对酒类更有力的监管措施也能尽快实行。

韩国饮酒文化有它可追溯的有趣历史,喝酒的礼节更是让外国人津津乐道,是认识泡菜国的另一扇窗。然而饮酒演变成暴饮,似乎折射了韩国人欲挣脱社会规范的无力感,情愿反复承受宿醉的不适,也要短暂地将生活压力麻醉。

处理韩国暴饮问题,一贯的酒水涨价、加强惩罚等监管措施所带来的社会反弹与混乱,或许让人却步;但若从另一侧着手,推动打造更平等的社会,创造社会幸福感新窗口,似乎也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漫漫长路。

韩国的官员或许也因这一难题,夜夜买醉。

(作者目前在韩国首尔游学 yingxuankuay@gmail.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