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尼:社会不平等症状的因和果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在6月29日《联合早报·言论》读了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副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张优远的文章《勿将不平等症状误解为原由》。文章深入分析,阐述社会不平等现象并不是阶层分化造成的,而是因为教育系统在执行高度分类化、区分化和等级化所产生的结果。如果因果不分,或因果颠倒,要对症下药解决“果”将适得其反,反而会让“果”的情况加剧。


张副教授也对为打破阶层分化所提倡的“社会融合”手段感到很不以为然。她认为,相似背景的学生或人聚在一起,并不是个人的偏好,而是机遇;是因为在同一个时空内相遇成为同学或朋友。这并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系统设计所造成的。


文章一开始,张副教授就提到她最近一直听到“阶层之间缺少社会融合”的说法。笔者相信这是起源于去年12月下旬,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教育背景和住房类型已成为社会断层线,“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倾向于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居住在私宅的人也较少同组屋居民有密切交往,阶级分界愈发固化。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