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金门岛迎来八二三炮战60周年。八二三炮战是195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先发起的炮战。在炮战中,金门岛的很多洋楼和碉楼损毁,岛民迫不得已在防空洞中生活数月。而早在10年前的1949年10月发生的古宁头战役(金门战斗)中,中华民国国民党军队战胜人民解放军,中华民国将其作为“胜利的象征”,从此以后,到1990年代初期为止,金门岛成了两岸对立的最前线。但是,之后又成了两岸交流的最前线。
到了21世纪,陈水扁政府上台后,实施小三通时,中华民国方的负责人就是现任台湾领导人蔡英文。
如今,众多中国游客访问金门岛,这在6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景象。来自厦门的游览船几乎开到不能再靠近的边界海域地带。该岛屿曾经驻军10万人,现在只有数千人。金门岛原本是侨乡,出很多华侨,岛屿因华侨的侨汇回流而滋润,也一度因成为军事最前线而使得金门岛的发展受阻。
但是,1990年代以后,居住在海外的金门岛人渐渐恢复和岛民的交流,金门大学已经成为旅居海外金门人子弟热衷留学的地方。
2018年8月,金门岛发生了一件事情——从对岸的福建引水。这被称为“通水”,是原本国民党统治时代推行的计划,如今得以实现,外国媒体对此似乎以“统一”的角度进行了报道,但当地的观点并非如此。当地人也充分认识到,在用水方面完全依赖中国,有安保方面的问题。尽管如此,引水的理由是生活所需,听到更多的是当地人为了今后发展的声音。
一直以来,金门岛人节约使用地下水和雨水来生活,屯兵十万人的时代也走了过来,基本上依靠岛内的水资源,居民是可以维持生活的。但是,要为不知道节约水的游客提供水,水资源就出现短缺问题。
质量好的地下水必须用于酿造金门高粱酒,其他向游客提供的水资源就会出现不足,所以才会需要福建的水。如果将来万一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出现某些问题,届时游客不会来,也就无须再引水。
目前,除了水,也在研究“通电”。这也是因为台湾本土的量贩店等进驻该岛,为了服务大陆游客,营业到深夜使用大量电力的缘故。这么一来,仅凭以往的电力不够用,和“通水”是同一个道理。
金门岛和台湾本土以及澎湖列岛不同,没有受到日本长达50年的统治。此外,1949年以后,不仅有和福建对立的历史,在冷战时期也经历过和台湾本土以及澎湖列岛不同的历史。虽然金门岛讲闽南话,但和台湾本土的闽南话有一些不同。因此,岛民具有强烈的金门人意识。关于“通水”或者今后可能实施的“通电”,不仅仅是为了统一的考量,更须照顾当地人的立场和感受。
(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