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中国诺奖情结与日本诺奖激励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中国正处“十一”长假,“黄金周”的假日经济名不虚传。


然而,市场的红火和诺贝尔奖的淡漠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已经宣布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中,除了见惯不怪的欧美人面孔,还有日本人。10月1日,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共享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成就是发现了抑制免疫负调节的癌症疗法。


不和西方人攀比,但和日本人对比,中国人应该羞赧,更应反思。羞赧的是,中国有着深深的诺贝尔奖情结,从学界到舆论再到民间,因为爱之深继而恨之切。有些学界人士开始瞧不起诺贝尔奖,认为诺贝尔奖对东方人存在偏见。是诺贝尔奖有偏见,还是中国的酸葡萄心理?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也因为40多年前的科学成果获得医学奖。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