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吊车尾又怎么了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高一的时候,有个念直通车课程的朋友选择放弃本地的学业,到国外求学。他的成绩在同学之中不算太突出,但选择离开的原因,是觉得看不到当时所念的科目,对他日后有什么帮助。


要知道他作为第一批直通车学生,没有O水准文凭就毅然到国外求学,也顾不上什么“何不考了A水准再说”,在当时需要多大的勇气。不过离别之际,朋友之间也只是互道珍重,不曾听任何人给他贴上“失败者”的标签。甚至,若很市侩地以职位和月收入来定义“成功”的话,这名朋友比我们多数人成功多了。


也许社会变得更功利了。直通车开了14年,有半路下车的学生,若干年后苦诉自己找工作时,必须经受社会的“异样眼光”。《海峡时报》两个星期前报道的这名墨尔本大学毕业生,说他在本地求职还不时得面对“为什么没有O水准学历证明”“为什么上了直通车半途下车,为什么失败”,让他留下阴影。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