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驹:五四运动对新加坡文化教育影响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五四远远超越学生运动。中国举国上下,文人、市民等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其中,在社会、思想、教育、文艺、政治等方面掀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姿态参加巴黎和会,岂料列强非但没有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归还,反而转让予日本,而当政的北洋政府并未捍卫国家利益,引起中国人极度不满,愤而上街游行示威,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开始时为学生示威,后规模不断扩大,学界工商界纷纷以罢课罢工支持,北洋政府不得不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深层影响,除爱国热情,更是标志着五四精神,特别是鼓吹“赛先生”(科学,Science)、“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各领域吹起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潮运动,也在科学领域上推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对于中国的高等学府、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与今天中国大学在国际上、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不无关系。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