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外交政策转变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让时间回到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开始主政中国的2012年,那时很多国际舆论和中国问题观察家们都在揣测:习近平主政下的中国外交将走向何处?中国外交政策会有哪些变化?中国会否秉持一贯的“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低调圭臬?中国外交政策变化将会是暂时性调整还是长期趋势?很显然,过去六年多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种种变化,已经提供了清晰地答案。


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和海外利益的扩展,中国发现西方主导下的国际格局和制度体系的一些领域对其自身发展存在制约,并对其安全关切存在忽视。维护自身经济发展和安全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快速提升的综合国力、建成的完备工业制造体系和充裕的外汇储备额三者,共同奠定其外交政策转变的实力基础。


中国力主改革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以此反映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逐渐向东转移的新变化,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现实。尽管中国并不希望全盘推倒现行的国际规则和制度体系,但是它希望参与对现行规则体系的改革进程,并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此构建一种更加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多极化国际格局和有效全球制度体系。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