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布伦德:在动荡的世界中建立合作

字体大小:

世界正处在转折点,权力的分散和转移预示着人类迎来崭新的多极化时代。在由此产生的全球动荡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竞争或合作机遇正出现在多个领域。问题在于各方在经济、技术和环境领域,是会寻求实现共同目标取得进步,抑或是谋求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

在后冷战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贸易、科研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竞争问题相隔离。例如,美国和中国经济共同繁荣了20年,通过开放的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市场和投资机遇。

同样,易于沟通的共同平台使得本世纪初的互联网繁荣成为可能,上述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竞争没有关系。结果,全球使用互联网的人呈指数级增长,从2000年的仅4亿多增长到2010年的约20亿。

甚至在冷战期间,政府和其他主体为解决环境等全球问题,也成功搁置了战略竞争。最值得一提的是,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推动了各国共同采取气候行动。从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各国在随后的几十年均减少了氯氟烃的使用,以至于人们现在预测大气将会修复。但今天,曾经以合作为标志的问题现在却可能最先爆发冲突。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在短期内减弱,贸易被用作寻求地缘政治优势,而非共同繁荣的手段,可能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

此外,与臭氧层损耗不同,北极冰盖的融化并未成为采取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的冲锋号。相反,各国想要抓住这次机会在遥远的北方争夺自然资源和贸易线路。而在技术方面,由于在5G网络上运营的美中通信系统可能出现脱钩,通用全球通信平台所带来的收益现在正处于危险之中。

但上述事态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退而寻求地缘政治竞争而非合作。地缘政治问题不断扩大的属性,意味着权力动态跨越新领域运作,同时也意味着新主体正在施加影响。因此,多种多样的利益方可以影响国际关系进程。

首先,新兴及中等规模的大国正通过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来应对全球秩序破裂的可能。法德两国正在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组建旨在加强数字化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的多边主义联盟。

在非洲,各国正借助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强化经济联系,该协定将联合54个非盟成员国并囊括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此同时,在东南亚,亚细安成员国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区域伙伴关系和一体化,并打算在今年晚些时候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述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贸易协定,将覆盖全球约45%的人口,从而创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

非国家主体所施加的影响力也不断增长。今天,全球业务已成为世界经济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私营部门领导人也不断努力超越短期利润。例如,去年,87家大企业宣布他们将尽力协助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下。同时,许多首席执行官都在公开谈论与美中两国技术“冷战”,抑或两国经济脱钩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

尽管全球力量的持续变化,可能会诱使某些行为主体通过对抗来寻求优势,但利益相关方的不断扩大同时也提供了修正路线的可能。随着新时代地缘政治的不断变化,仍有机会引导世界走向合作,摆脱可能有害的竞争。

(作者Borge Brende是世界经济论坛(WEF)主席,新报告“打造多概念世界”(Shaping a Multiconceptual World)的作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