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惠:疫情与我们这一代

(档案示意图)
(档案示意图)

字体大小:

过去一个月里疫情变得严峻,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从几十起上升到数百起,防控措施迅速收紧,从原来还能正常上班上学,到现在严格执行“阻断措施”,除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运动,人们被要求待在家中。所有非必要行业都暂停营业,机场、市区和商场异常冷清,对于自小习惯繁华都市的年轻国人而言,这一切在疫情发生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严格来说,这场疫情算是二三十岁国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重大考验。这一代人生长于已经跃升成为第一世界国家的新加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九一一事件、2003年沙斯疫情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事件发生时,他们大多还在上学,年龄尚小,没完全明白问题严重性,一些甚至对沙斯期间停课的决定抱着喜闻乐见的态度。而如今成为劳动队伍的一员后,面对的是冷酷的经济萎缩、减薪裁员、无法偿还贷款账单等现实。看到超市排起长长人龙,还得担心家中存粮不足,不免感到彷徨不安。

此外,疫情也放大了我们的脆弱,逼着人去审视它。经济近乎停摆,让人意识到工作很容易说没就没了,也很清晰看到这个极为依赖对外贸易、外来游客与劳动力,以及进口粮食和商品的岛国,处处都是软肋。即便作为新闻工作者碰过不少让人感叹小国势单力薄的课题,此时此刻面对疫情,这种脆弱感还是比以往更为强烈。

这一代人生长于繁华之中,常被贴上“草莓族”“温室小花”等负面标签。但这段时间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阻断措施推行后,数码时代长大的年轻人正运用科技相互支持,展现了强大的行动力和坚韧精神。例如,推行阻断措施后,有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成立群组,分享外卖与送餐促销,消费支持餐饮业者;有的透过视讯为学生提供免费补习;一些手头较为宽绰的人,也将政府派发的600元现金,补助捐给客工和慈善团体。

“韧性”(Resilience)一词很抽象。《纽约客》杂志曾在2016年刊登一篇专门探讨韧性的文章。文中指出,韧性对心理学家而言,是很有挑战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韧性难以透过心理测验检测出来,只能是在一个人面对巨大压力、困境或威胁时,才能看出他是否具备韧性。而且即便挺过一次难关撑了下来,未来若遭遇一连串重大挫折,最终还是有可能承受不了而崩溃。也就是说,人的坚韧程度会随着境遇不断变化,难以衡量与预测。

至于韧性从何而来,文章也总结了几个研究重点:有的人很幸运,身边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的家长、师长或朋友等人物;有的则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不屈服于挫折,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态度对待生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韧性程度的不同,主要源于他们如何看待困境与打击:视之为学习与成长契机的人更能克服挑战,若是放大痛苦与创伤,则容易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副总理王瑞杰宣布财政预算措施时,将疫情形容为“史无前例的世代危机”,并表示这是“定义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篇章”,突出世代的概念,强调了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抉择,将对未来发展轨迹带来非常深远影响。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必须经历的磨难,对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还有可能碰到比疫情更糟糕的情况的年轻人而言,此次疫情未尝不是一个及时的警醒,教人不沉醉于眼前的舒适与繁华,直面岛国的脆弱,负起更沉重的担子,在疫情后的世界里逆水前行。

(作者是新闻中心品牌与受众组长 limx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