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委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被认为全世界智慧城市的典范。
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多次来新加坡考察学习。尤其是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重庆互联互通项目的落地和发展,都能从侧面说明新加坡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取得成就。
在这座“智慧城市”生活是怎么样的体验呢?要判断一个城市的智能化程度,衡量居民日常生活体会最为直接。笔者从2013年到新加坡上学以来,充分体会到智能技术的效率。刚到一个新的国家,首先要跟大学行政部门和政府移民部门打交道。办理入学缴费、选课,都是在线完成,后来的教学资料、作业也是如此。
这种情况在大学并不奇怪。第一次跟移民和教育部门办理手续时,感觉也非常方便。通过网上预约,查询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在预约时间去办理就可以。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日常生活方面,网络及各种应用(app)也十分方便。尤其是在一个到处是高楼的地方,找一个地址、一家餐厅或商店时,只要知道具体名称和地址,就能轻易找到。比如我想去怡丰城一家不错的餐厅,我可以上网搜索具体地址(网上几乎能搜索到所有商店餐厅信息),在谷歌地图搜索路线,通过相关app查询巴士到站时间,到了目的地附近可以根据谷歌地图指引,或在商场资讯处查询路线。近两年出现的各种召车服务如优步、GrabTaxi等,更加方便人们出行。
尽管如此,最近去成都,刷新了我对智慧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我从新加坡出发时没有带足够现金,人民币主要存在一张银联卡里。
第二天当地朋友说请我们去宽窄巷子吃火锅,就问怎么去,她说“滴滴啊”。我这才知道,原来日常聊天软件微信(WeChat)还可以召车。到了宽窄巷子,她边走边搜索周围的餐厅,并看排队情况、评价等。我没问什么app,但感觉对于在一个陌生区域选择餐厅来说,确实很方便。我听说在新加坡也有类似的app,但没用过。
晚上回酒店,我就开始用“滴滴打车”这个app了。接下来两天,我一直用滴滴打车,大概花了400多元人民币召车费,可以通过微信付款。去任何一处之前,下楼时叫车,能看到车辆的具体位置,还能预知路线的实时拥堵情况。到了楼下,车已在外面等着,非常方便。召快车的价格通常跟德士一样。我也召过一次专车,车子更大更好,还提供免费矿泉水,价格上车前议定,两厢情愿。
住酒店付款、寄送快递、购物等,都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现金和银联卡完全无用武之地。
比较新加坡和成都,从日常购物、用餐、坐车,我感觉成都更加方便。比如说网购,全国各地的商品都可在一两天内快递送达,随时微信扫描快递单,可以跟踪查询快递运送情况;在新加坡网购的东西往往要好几天才送达。
日常结账付款方面,成都已基本上完全不需现金,很多小摊贩也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这一点太不可思议了。在新加坡,现金和信用卡还是最主要的付费方式,虽然也有手机支付,但是缺乏一个像支付宝或微信这种整合了几乎所有付款收款等资金流动的平台。新加坡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app,因为新加坡大部分人都使用智能手机,而且网络覆盖率和网速都是全球数一数二。
在成都的时间短,没有机会跟政府部门打交道,估计政府部门的智能化程度,还未达到新加坡目前的水平,但这是成都的方向。
我相信,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城市实现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学习新加坡,新加坡也可以学习中国某些城市的做法,期待未来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