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农历新年小反思

走过大街小巷,尽见商贩售卖各式年货。(庄耿闻摄)
走过大街小巷,尽见商贩售卖各式年货。(庄耿闻摄)

字体大小: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之前走过大街小巷,尽见商贩售卖各式年货,家家户户也忙着大扫除,张灯结彩。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更值得期待的是两天公共假期。如此春风拂面、喜气洋洋的氛围,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我纳闷的是,一年过一年,农历新年的价值何在?

在新加坡的社会语境里,农历新年对于深具“新加坡性”的现代华人而言,有何具体意义?抑或农历新年已沦为岛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假期,是还算“华人”的我们“勉强”要过的节日?

在以英语和现代性为主流的新加坡社会,多元族群宗教和睦共处,新一代年轻华族新加坡人对于自身母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可程度,值得进一步调查和反思。

当我们强调国族意识与现代性的建构时,华人的身份认同却逐渐淡化,甚至遗忘。

举个例子:有时经过一些地方,会发现布告上将“华人农历新年”译为“Lunar New Year”。令人甚感疑惑的是,为何不直接译成“Chinese New Year”?“Lunar”一词与“月亮”有关,而“农历”亦即“阴历”,其历法形式是以月相变化来安排的,也就是说,以“Lunar”指称“农历”其实并不为过。但是,刻意避开“Chinese”一词是否有必要?

再比如,对本地许多年轻华人而言,农历新年的重点其实仅在两天的公共假日。

为了三餐温饱,许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繁忙生活,两天的农历新年假期对许多人来说,更多是用来休息;也就是说,这两天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假期。而两天之后,生活与工作依旧,农历新年亦随着快速成为过去。从务实角度看,这一点也没错,但我们的文化恐怕将荡然无存。

早期过番南来的华族先辈,例如我的祖母的祖籍认同相当强烈。记得小时候,祖母常教导我们是“福建安溪人”,且必须保留祖籍地的一些传统。它们很多时候是与祭祀相结合,并且在农历新年期间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农历正月初一,与家人祭神,迎春贺正;农历正月初九拜天公等等。

这些活动不停留在信仰层面,更象征着家庭团结,祈求圆满的希望。我虽然参加这些活动,但这与我作为一个新加坡人没有抵触。

此外,农历新年更是一种与父母家人相聚的机会,展现的是华族珍惜当下的传统。而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提醒我们在新一年继续奋斗,是华族不惧艰辛,追求进步的精神。

如此说来,农历新年不只是那几天的假期而已。当我们吃着黄梨饼、听着新年歌、感受春风的同时,不妨思考自己的文化根源背景。

因为没有文化传统的延续,就没有祖辈的坚持奋斗与进步,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更不会有所谓的“新加坡性”和多元族群信仰之面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