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华文教学应该化阻力为助力

2018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之一,裕华中学高级华文教师王润佳不断尝试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法与教学活动。王润佳让学生观看口试视频后,在各自的小白板上写或画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词汇,调动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建立整体感知。(档案照片)
2018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之一,裕华中学高级华文教师王润佳不断尝试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法与教学活动。王润佳让学生观看口试视频后,在各自的小白板上写或画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词汇,调动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建立整体感知。(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阻力无处不在,能够化阻力为助力,就有望取得成功,华文教学的情形也是如此。

不久前,一项针对小三和小五学生的双语阅读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华族学生喜欢阅读英文书,但喜欢阅读华文书的学生却不到四成。这是预料中事,并不稀奇。今日的学生都觉得华文难学,有些甚至表示讨厌华文,自然不会喜欢阅读华文书。

但是,为了贯彻我国推行已久的双语政策,华文尽管难学,华族学生也必须学,而且要学得好。

汉字因为字形复杂,所以难写;因为有四声,所以难读。如果我们善用汉字的特点来教学,一些传统方法还是有效的。

汉字中有八成以上的形声字。这类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则和全字的读音有关。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他们了解字义与字音肯定有所帮助。如能以电脑动画取代板书指导,学生应当更有兴趣。如今,小一、小二考试既已取消,老师或可利用腾出的时间,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近日,就读小二的孙子兴致勃勃对我说,“人在草木中”,要我猜一个字。原来这是课本中给学生猜的谜语,答案是“茶”。这就是利用汉字结构的特点,以趣味性的方法指导学习,相当可取。不过,根据谷衍奎的《汉字源流字典》,“茶”是个形声字。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这只是一个谜语,“茶”字中间的部分并非“人”,楷体的“人”字不是这样写的。

我曾聆听表演艺术家郝知本先生朗诵《正气歌》,荡气回肠之际,对《正气歌》的体会又加深了一层。我也听过资深播音员朱柄权先生用华语与不同方言朗读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除了赞赏,自己也跃跃欲试。尤有胜者,当年马季、赵炎两位大师的相声,更让新加坡观众叹为观止,一时之间,学习相声蔚成风气。

可见,善用华语四声的特点,可以显现有关语言的美丽与魅力,也能吸引大家积极去学习。基于此,学校应多让学生接触这类艺术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其实,这些活动本身就充满趣味性,学生相信会乐于参与。

再谈成语教学。成语因为言简意赅,所以难懂,更别说应用了。尤其是一些带有典故的成语,如“滥竽充数”“唇亡齿寒”“退避三舍”等等,如果撇开典故不谈,只是一味地采用时下流行的对译法解释字面意思,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这类成语数量极多,教师教学时得下点功夫。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关于成语故事的动画软件,是极佳的辅助教材,可以选择性使用。学生一旦领悟这些成语的含义,必然觉得趣味无穷。

可叹的是,现在大众媒体上也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搞笑成语。这些“成语”以谐音字取代原有的字,给华文教学带来困扰和隐忧。

最近几年,华文教学强调“乐学”,基本上符合学生心理,但必须准确拿捏,避免本末倒置。“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韩文公的话可资借鉴。善用汉语字词的特点来教学,化阻力为助力,是比较务实的方法,尽管过程具有挑战性,有时也没有乐趣可言,却是值得尝试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