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莫等书到用时方恨少

今年讲华语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将在下月推出的新加坡华语资料库,收录本地独特华语用词如“五脚基”。(档案照)
今年讲华语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将在下月推出的新加坡华语资料库,收录本地独特华语用词如“五脚基”。(档案照)

字体大小:

不久前跟一个朋友闲聊时,他忽然问起对联创作。我所知有限,只能凭着浅薄的学识告之,内心觉得有些惭愧,“书到用时方恨少”,果然是至理名言。

过后翻查资料,发现对联创作如同诗词般复杂,格式上必须讲究平仄、押韵和对称,内涵更要丰富,言之有物,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别说诗词和对联创作,就算一些常见的词语,如果平日不注意,就会读错音,搞错意思。例如“血”字,有时该读xiě,如流血、吐血;有时该读xuè,如血流如注、血口喷人。同样是“血晕”,读xiěyùn时,意思是指皮肤受伤后未破而出现的红紫色;倘若读xuèyùn,则是指妇女产后因失血太多而昏晕,或指有些人见到鲜血就会昏晕。(见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

华族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不努力学习,怎能窥其堂奥。

我国推行双语教育多年,确实培养了很多人材,但学而后知不足的也不少。《联合早报》娱乐版就经常报道,本地好些艺人在出道后,才察觉语文不够应用,急急忙忙找教师补习。

即使是一些专业人士,语文能力也有不足之处。写别字、用错词、语法错误,翻译闹笑话者时有所闻。近日,国家文物局错把新谣当成1960年代歌曲,并误改梁文福名曲《细水长流》的部分歌词,引起社会哗然。接受记者访问时,梁文福如此批评:“这反映长期宏观问题,包括社会对语文敏感不足、文化根基不够,对母语的学习不认真、不真诚,也可能是负责人对华文的掌握不到位。”语重心长,值得深思。

配合今年的讲华语运动,推广华语理事会创建了新加坡华语资料库,预计收录1000个新加坡特色词汇,介绍其由来、历史背景、词义和例句等等,并有附图和英文解说。这是适时之需,对国人学习华文华语肯定有帮助。但诚如《联合早报》10月24日社论所言,“建立新加坡华语资料库的目的不应只是维护新加坡华语的特色,而也要推动新加坡华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华语作为日常语言的生命力,并让国人掌握有效的华语能力与中国崛起的时代接轨。”如何保存新加坡华语的特色,并兼顾规范化和标准化,理事会应该探讨。

日前拜读汪惠迪的《强国须强语,强语助强国》,获悉《联合早报》曾于1985年讲华语运动期间,特辟“华语热线”,由汪惠迪解答公众疑问。由于反应热烈,后来更增辟“华语信箱”。我觉得这是很理想的做法,因为有些问题不容易从书本找到答案,而网络上的说法往往似是而非,向专家学者求教最为妥当。推广华语理事会不妨考虑类似做法,以加强成效。

语文学习是条漫长且艰巨的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书到用时方恨少”,及时努力才有望取得成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