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如何看待无家可归者

每个无家可归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有些愿意寻求帮助,有些则会拒绝。(档案照)
每个无家可归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有些愿意寻求帮助,有些则会拒绝。(档案照)

字体大小:

前几天,我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一则文章,令我感触良多。文章里的记者去了一家名为New Hope Community Services的志愿福利机构,并跟无家可归的人相处了一整天后,对这群人有了改观。

试问,我们何曾正视过这群人呢?身为新加坡人的我们,常常认为这个国家并不存在无家可归的人。毕竟,相比其他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的政府组屋,来满足大部分的人。但是,事实总是跟我们想的有些出入。2016年至2018年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平均每年为290名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帮助。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是否遗忘或误解了一部分的人呢?

每个无家可归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有些愿意寻求帮助,有些则会拒绝。一般上,他们露宿街头的原因,不外是与家人或屋主发生冲突、摩擦、不善于理财,失业等原因。这其中更深层的缘由,我们是否深入探讨并聆听他们的故事呢?

其实,很多无家可归的人是有工作的,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懒惰,只是周遭的情况迫使他们没有一个他们能称为家的地方。这些年,政府和义工团体也在默默地帮助这群人,安排他们过渡时期或永久的住所,介绍工作或医疗照顾。他们通常会在特定的政府组屋居住几个月至一年,并接受帮助跟辅导。

对于这群人,我们究竟有什么看法呢?在我的眼中,他们并不是弱势群体,而只是暂时陷入困境的人。无家可归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有机会跟他们接触,请聆听多一些,并少说一些话。善待每一个人,由自己做起,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善意和尊重。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