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难以下咽的数码午餐体验

“许多科技达人以数码化为名四处猎取数据,这股趋势已伸展到许多小型企业,而且令人感到有点走火入魔。”(图/Pixabay)
“许多科技达人以数码化为名四处猎取数据,这股趋势已伸展到许多小型企业,而且令人感到有点走火入魔。”(图/Pixabay)

字体大小:

疫情正加速企业数码转型,当前热门话题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来争取企业优势,许多科技达人以数码化为名四处猎取数据,这股趋势已伸展到许多小型企业,而且令人感到有点走火入魔。

最近与友人到nex购物中心某素食小馆用餐,这家连销店食物不错,尤其是巴东猴头菇招牌菜和叻沙。我算是回头客。

果然今时不同往日,招牌上有两种用餐体验,一是外卖一是堂食。堂食只要三个简单数码步骤,一扫描桌上QR码、二上网点餐、三热食上桌,似乎很容易。看到许多人在档口前排队付现金打包外卖,我们决定选择堂食体验一下数码科技的挑战。

友人扫了桌子上的QR码,发现网络连线不佳只好放弃,我自告奋勇很快连线进入餐馆网站,不过接下来的经验就令人大失所望。

先要从不同美食照片名称及价格中,挑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己很不容易,多数以英文说明,字体很小之外,还得加加减减挑你想要或不想要的配菜,有免费也有须付费的,再决定什么种类的饭和汤,决定各式冷热饮料,最后要填入是否有会员或优惠卡积分。

搞了老半天,最后靠参考桌上的实体菜单才勉强完成点餐,可是付款选项似乎不多,客制化的软件似乎没与一般常用银行付款平台如Paynow兼容,所以还须再填写个人信用卡资料如号码、到期日及检查码。最后更离谱的是还要填上电话及电邮资料,密密麻麻的同意付款条文也有五六页,大概只有律师会有兴趣读。

为了一顿几十元的套餐,往后要不断接收促销短信和电邮,这种苦头我已经尝过所以特别警惕。曾经上网订比萨外卖,从此天天接到比萨促销短信,这类短信以非号码形式发出,无法用手机阻挡非常讨厌,和天天收到非法放贷短信或诈骗电话一样,我当场决定停止交易以免除后患。

花了30分钟还点不到食物令人气馁,不愿与科技妥协只好做回原始人。最后又回到柜台以最原始方便的方法排队付现金打包便当,还好职员让我们坐下来用餐,没赶我们出门。

我留意到隔壁桌有位看似上班族的女士,带着一位老妇与女佣来用餐。我们吃完离开前她还在刷手机,真服了她的耐心。从老妇对我苦笑可以看出,她们订餐的过程也不顺利。

我把这个经验与几位年轻人分享,并准备接受他们讥笑我老土。令我惊讶的是他们也有类似经验,同样觉得反感与不安,还选择拒绝在这类场所消费,宁愿到小贩中心刷手机付款,也不愿以个人资料换取服务。

数码化是无可避免的趋势,但如果连点一碗肉脞面也必须提供电话电邮,还得填写个人酸甜辣度喜好供大数据分析,我宁愿回家煮鸡汤快熟面算了。

把简单的生活复杂化,强迫消费者提供个人资料以换取服务,是否该适可而止?改善生活的本意如果应用不当或反其道而行,恐怕将带来大麻烦。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