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金
我是一名73岁的福州人,父母由福州南来在丹戎巴葛定居。从上世纪40到80年代,福州人都聚居那一带,左邻右舍见面都以纯正的榕语交谈,榕语在我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
虽然福州有十邑,但不同邑的榕语,只要是福州人,都会听得懂所言为何事。新加坡的榕语深受其他方言所影响,因为双亲中的其中一个不是福州人,也就是说,第二代的福州人不是纯福州人,所讲的福州话难免受到其他方言影响。
1970年代中开始,方言渐渐消失,电台的福州评话和闽剧停播,我们再也听不到乡音了,唯一听到乡音的时段是每天上午10时35分,电台958所播出的简要榕语新闻。
我发现,其中一名榕语新闻播报员不够专业,她的榕语夹杂了厦语及华语的口音。当遇到她无法读的字时,她会吞字或改字,有时候所改的词句,歪曲了新闻的本意。
不久前,她把“苋菜”读成华语的“见菜”(“苋菜”正确的华语读音是xiàn cài)。福州话的“苋菜”念作“heng cai”,而不是华语的“见菜”。还有一次,她把“吞噬”(tūn shì)念成华语的“吞巫”。最近一则关于五死一伤的车祸,她把“对家属致哀”念成“对家属悲哀”,“酒后驾车”念成“酒后挽车(hwang chia)”。福州话没有“hwang chia”,那是厦语,福州话是“使车(sai chia)”。我这里只略指一二,其实是数不胜数。
我从上午10时30分先听粤语新闻,接着听榕语,11时30分听潮语,12时30分听厦语。榕语新闻还是有很多人收听的,尤其是冠病疫情当前,只能留在家听广播。希望方言新闻播报员充实榕语水平,更准确地播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