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祝慧:日皇“让位”之玄虚

字体大小:

日本媒体广传天皇明仁以年事已高,应付不了公务为由,拟在生前把皇位传给皇太子德仁。此举意味着日本坚持了200年天皇终身不退休纪律要被打破,还引发修改相关法律的议论。参议院选战落幕,修宪派刚拿到了通行证,身为宪法中“象征天皇”的明仁就要成为第一号被修法的对象。有评论就这么质疑:“日皇退位之说是一个政治阴谋。参院选战之后,安倍无法露骨谈修宪,日皇让位之说或是帮了他一个大忙,打破了沉默,掀开修宪第一幕。”

有着官方背景的日本公共电视台NHK是“日皇生前退位”之说的传声筒。消息刚披露,就立即被掌管皇宫情报的宫内厅打住:“没这回事,陛下一向不会言及和宪法以及皇室制度相关的课题。”宫内厅长官风冈典之还强调:“有关皇室制度,这是日本国会决定的事情,陛下从始至终都未触及这种问题。”

皇室极力否认是为了摆脱“日皇涉政”的印象,避免抵触宪法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以及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此一条文限制日皇参与政事,作用与宪法第九条放弃战争权利的意义有雷同之处,都是为防止日本重蹈二战覆辙。

然而,在日本保守派眼里,“象征天皇”以及“和平宪法”是眼中钉。自民党的修宪案,提出了要恢复日皇的“国家元首”地位。而被指有四成日本国会议员参与的极右团体“日本会议”也公开声称,修宪的最大目的是推翻现有宪法,让明治时代的旧帝国宪法复活。

江户时代(1603年至1867年),日皇在生前让位是完全可能的事。可是,到了明治时代,为提升神道为宣传国家主义的道具,将日皇作为“现人神”进行崇拜后,就改变了这一切。当时颁布的《明治宪法》是设定《皇室典范》的基本,之中不许日皇生前退位,且标明所谓的“万世一系”,规定只有男子继位。这些保守信条,即便是战后宪法推出后也一丝不变。

十多年前,小泉纯一郎掌政时期,日本曾掀起修改《皇室典范》的论议。当时,明仁未抱男孙,担心到了第三代就无男丁继位,日本天皇制的根脉无法延续。于是,组成一专门小组探讨“女天皇”。这一讨论在二皇子生下儿子之后被搁置。那时,作为小泉内阁秘书长的安倍晋三对“女天皇”无好感。他曾在《文艺春秋》月刊里发文指出:“允许女天皇就是打破皇家传统,我极力反对。”

在回应日皇“生前退位”之事时,副首相麻生太郎指出:“《皇室典范》内有让后世摄政的方式。过去,昭和天皇在登基前,就是代替病弱的大正天皇摄政。”

其实,有关日皇让位之说已非第一次外传,二皇子秋篠宫在以前就曾公开争取,表示:“天皇也应当有退休年龄。”那次的谈话被周刊杂志炒作为“皇位之争”的宫庭剧目。还有传言指日本保守派比较乐意捧秋篠宫上位,因他不似皇太子德仁那样继承了日皇明仁更多的反战基因。

安倍上台以后,明仁时不时就做出一些与二战有关的大胆发言,这包括在新年谈话中,奉劝新一代学习九一八事变历史,希望人们以此思考日本的未来。

2013年,安倍第二次掌权后,明仁在80岁大寿的记者会上,表达过对战后宪法的赞赏。他说:“战后,日本联合军(指美军)的占领下,创造了具备和平与民主主义的宪法。日本有了这个前提,才有战后改革,有今天。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站了起来,让人感动。”

在同一年,皇后美智子也谈到宪法:“为迎合5月份的宪法纪念日,我感到今年的宪法议论是比以往来得热烈……明治宪法发布前,日本民间人士也热衷于草写宪法,他们热衷于追求人权和言论自由。”

挑战“不准生前退位”有着与日本保守派作对的韵味。有论者就认为,明仁没投票权,参院选战后就传出争取“罢工”,是投下了“神圣一票”。而且,还可确保其后代今后在遇到被政治利用之际,能够自行“脱身”。

日本的主流媒体都把明仁“皇体欠安”作为要求提早退位的报道主线,凸现日本皇室期待法律改革。NHK在后来的报道中强调,生前退位必须修改《皇室典范》,而且在《皇室典范》后面都加上“等等法律”字眼,言词中是在催促进行修法论议。同一报道引述日本官员的宪法见解,“依照一贯的宪法定义,日本象征天皇在公务上重视的是质,不是量的问题。修改皇室典范还待更多的议论”。

作为“象征天皇”,明仁最大痛苦是“有口难言”。除非有特别节日,比如日皇诞辰以及他出访外国,皇室从不特别召开记者会。宫内厅向媒体表明,“陛下很了解他在宪法上的立场,若要表明意向会谨慎发言”。换言之,即使他能站出来谈谈退位,也无法说出“肺腑之言”。严格来说,这次不具名,且又欠缺透明度的“日皇让位”之说,只能理解为《周刊》的宫庭八卦新闻被“主流媒体”升级为烟雾弹。

作者是本报驻东京特派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