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现在的人不爱读书了吗?

字体大小:

周一(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最近,关于阅读的话题再次火热起来。调查显示,中国人的书籍阅读量普遍不高。有观点认为,是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兴起,毁掉了人们的读书热情。

将读书的问题归咎于电子产品或互联网,并不太公平。科技的发展,其实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多资源,便携的电子书、网上图书馆、数字化的古籍、有声读物等,都让我们比前辈拥有更好的条件来学习。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的真正原因,是现在生活方式的碎片化、娱乐化:碎片化的时间,让阅读和思考难以专注深入;无所不在的娱乐方式,牵扯了人们过多的精力。能否坚持阅读,最重要的还是人在环境中的自我选择。定力不够,莫怪引诱。

即便是仍然在读书的人群中,也普遍存在着几种问题。

第一种是“打卡型”读书,动辄列个书单,或在朋友圈里留个记号。读书人之间互相交流本是好事,但是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可沦为满足虚荣心的作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知书名不知内容,这样的读书,读了和没读也差不多。

第二种是“功利型”读书,对专业有直接帮助的、鼓吹成功方法的书特别受欢迎,而那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根基上提升素质和眼界的书,因为见效慢,或者深涩难懂,被很多人干脆抛弃了,这也折射出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以及人们较为浮躁的心态。

第三种是“拿来型”读书,过度依赖某种快速渠道吸收知识,喜欢二手的解读,不去了解原书的本意,也不愿意独立思考。这类读者好像知道很多,但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没有变成自身的营养。唬一下普通人还行,遇到真懂的人就露馅了。

归根到底,读书应该是个人的事情,要对自己负责,自发、自律,不是做给他人看的。更须知道,读书是项艰苦的事情,越是深刻的东西,越没有捷径可走,要坚持不懈,边吸收边思考。还有,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最后最有用,读书也不要排斥读“闲书”,或许某一天,它就能让你脱胎换骨,发现人生的新天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