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以房养老”为何在中国不易推广

字体大小: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房养老”。简言之,就是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然后按月领取一笔养老金,待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再处置房子并扣除相关费用,房子的抵押并不影响居住。

以房养老,听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既不影响居住,还能拿到钱。然而,这项业务开展起来并不容易。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国部分城市就开始了试点,但几年下来,全国加起来也只有98户家庭的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续。这次的通知下发以后,网络上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吐槽:“60岁前偿还房贷,60岁后抵押房子,辛苦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剩下。”也有人表示:“我自己是觉得以房养老不错,但我儿子能同意吗?老了还指望他呢!”

民众普遍的反应,显示出以房养老在推广上的两个主要困难点:房屋价值问题和养老观念问题。

先说价值问题。房子的天然属性当然是居住,但是房产还有作为商品的价值属性,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中国人(应该也包括其他华人)对买房拥屋有着特别的情结;另一方面,中国近年来房价飙升,地点稍好的房子就价值不菲。因此,一些老人不愿意以房养老,是觉得这笔账并不划算。何况老人普遍缺乏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害怕上当受骗,也使得他们在抵押房子时顾虑重重。

不光是房屋所有人,保险公司那边也有一番考量。按照合同,房屋的评估价格是约定好的,不能更改。无论房价涨跌,保险公司都要按照约定的金额给老人发放养老金。在中国人口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加强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不仅害怕房价下滑,还担心将来房屋难以变现,而老人的寿命同样是未知数。试点几年来,真正开展以房养老业务的金融机构寥寥无几,也是因为这些顾虑。

再说观念问题。和西方国家几代人之间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相比,中国的国情有所不同,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十分普遍。靠儿女照料晚年生活,死后再把房产留给孩子,这其中既有情感的联结,也是种利益的交换。因此,在遇到养老问题,特别是老人的身后财产处理问题时,老人自己未必能完全当家做主,经常要听子女的意见,甚至交由子女来决定。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留一套“祖产”给后代,好像比较“交代得过去”;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当然也不希望父母的房产被抵押或转卖。这也是以房养老难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从试点至今的结果看,选择以房养老的,很多是孤寡老人、失独老人、低收入家庭等,这些群体要么没有顾虑,要么别无选择,以房养老多半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这不能说明以房养老就无法推广开来,更不是说它不该存在。恰恰相反,以房养老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应该去推广。利用现有住房的养老模式有很多种,其中,反向抵押保险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大房换小房”相比,它不用承受搬迁和环境改变带来的痛苦;和“分房间出租”相比,也不用因为陌生人的干扰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卖房进养老院”相比,现金流较为平稳,想回家也有个退路。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可以预见的是,纯粹依靠子女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未来必然难以为继。而近来不断被报道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更预示了今后的严峻形势。在这种状况下,以房养老即便不会成为主流,也将是现有养老模式的很好补充。给条件适合的老人多一个选项,又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这还需要中国房地产的稳定和金融业的成熟健全,当房屋价格不会大起大落时,当金融产品不再充满陷阱时,以房养老这样的模式必然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推广起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