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从清华学术论文造假谈起

字体大小:

最近,又一起造假事件震动了中国学术圈。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由于图片篡改、内容重复、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而遭国际学术期刊网站撤稿。对于刚刚登上亚洲大学排行榜首位的清华来说,这无疑有损其声誉。而中国高校屡见不鲜的学术造假问题,以及对此的后续处理方式,更值得思考。

据报道,发现这一系列问题论文的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名学者,所有11篇论文均指向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教授兼副所长唐国翌。清华深圳研究生院星期日(21日)晚对此作出回应,称抄袭论文且编造实验结果的是清华大学2010年级博士研究生叶肖鑫,校方发现该生不端行为后,已于去年撤销其博士学位。其导师唐国翌教授对此负有指导管理方面的责任,并且“目前已办理退休手续”。

事件引发舆论热议,网上也出现了诸如“深圳研究生院是不是清华”“学生造假导师知不知情”等各种争论,但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这起造假事件给清华的金字招牌抹了黑,唐国翌作为叶肖鑫的导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起丑闻之前,中国的学术品质已因为“韩春雨事件”而饱受诟病。河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系的副教授韩春雨,在2016年声称发明了一种跨时代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在被众多国内外同行指出造假后,其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于今年8月公布了调查结果,认为韩春雨的撤稿论文“未发现有主观造假情况”。该声明用词充分发挥了中国的语言艺术,几可与“休假式治疗”“探索性失误”等相媲美。相比于河北科技大学掩盖错误的做法,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这次的处理与公关不能算是很差,但其通报的字里行间,仍透出一丝轻轻放下、息事宁人的态度。

学术造假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亦然,关键在于对造假行为的处理态度。不说欧美,就拿中国的邻居日韩来说,就分别发生过小保方晴子事件和黄禹锡事件。这两位学者当年都曾是摘取诺贝尔奖的希望之星,然而被揭露出造假行为后,人生轨迹与声誉立刻一落千丈。黄禹锡被判刑、免去一切公职,韩国人视其为国耻;小保方晴子遭到重罚,其导师、世界著名学者笹井芳树甚至因此自杀谢罪。相比较之下,韩春雨本人至今对其造假行为闪烁其词,而河北科技大学的处理态度更可谓耻上加耻。

诚信是学者的立身之本,然而,当造假的收益很可观,被揭露或重罚的风险却很小时,造假者只会有恃无恐,而其他人更会纷纷效仿,最后劣币驱逐良币,诚信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样的学术环境,又能培育出几个世界级学者呢?

对于热点不断的中国国内舆论来说,清华论文造假事件只不过是一朵暂时激起的浪花,也许很快就会消散。但这类事件屡次出现,在国际上给中国高校声誉带来的损失,是多少个大学排行榜的成绩都无法弥补的。这一点如果想不明白,中国大学距离真正的世界一流,就还是很遥远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