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国武警 也要深化改革

字体大小:

中国早点

北看记

韩咏红

hanyh@sph.com.sg

刚过的星期天(3月27日),中国军方媒体低调发布了一条重要信息:中央军委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对于承担国家赋予的社会保障任务,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这是中央军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的内容。消息见报后,境内外媒体的第一波解读集中在中国军队彻底“去商业化”的课题,普通民众最关心的则是,“我们还能到军方设立的医院看病吗?”

中国军方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设备一向享有良好口碑,深受民众信赖。对于民众的担忧,有军方学者解释,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军队原本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意味着军队医院将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军队医院可能大量转移地方,民众就医的选择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不过,中国武装力量所提供的有偿服务,并不止于医疗、住宿与文娱表演。这项新要求的意义,可能远不止于部队医院是否继续对社会开放。说起来,武警为地方为地方政府进行维稳任务,也属于一种“有偿服务”。

根据2009年颁布实施的《武警法》,中国武警部队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的具体权限和程序,对相应级别的武警部队执行安保任务实施指挥,武警经费则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保障,近年来自地方的地方拨款日益增多。

《武警法》第26条和27条就分别规定,“(武警)执行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及相关建设所需经费,列入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执勤目标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担负执勤任务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提供执勤设施、生活设施等必要的保障。”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调动武警维稳,要出资提供执勤与生活设施的保障。2011年底,广东乌坎爆发群体性事件,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通过视频对群众喊话时,一句“你以为请武警不要钱呀?”语惊四座,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有分析认为,降低地方政府对武警的调度权,可能也是武警停止“一切有偿服务”通知的题中之义,更是武警体制深化改革的步骤。这样一来,武警的职能将更明确,中央和地方对于维稳的权力与责任得到理清,尤其能避免武警部队被地方政府滥用。本周有媒体后续报道称,中央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已提上议程,从这个角度看,武警停止“有偿服务”,也是这盘改革大棋的组成部分。

在中央层级上,武警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则是确保中央军委与军委主席掌握武警的指挥权,避免“政出多门”的局面。

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导的大规模军改,已在去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今年1月1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其中第九项任务就涉及到武警,要求“加强中央军委对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领导,调整武警部队指挥管理体制,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

与这项改革目标相关的立法,俨然已在准备中。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2014年履新的武警部队政委、军队代表孙思敬就提议修订《武警法》,将习近平三次视察武警部队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决策、指示,上升为法律规定,同时贯彻执行军委主席负责制。

孙思敬透露,有关部门去年6月就展开了修订《武警法》的论证工作,征求了60多个部队军师级单位和执勤目标单位的意见;军委法制局、国务院法制办已建议将《武警法》修订列入中央军委和国务院2016年立法计划。

虽然中国高层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纷扰始终不断,近期甚至有加剧的情况,但是进入2016年,一些早前宣示的改革也明显起步了。按照这个趋势稳步推进下去,再过两三年,或许中国股市、国企运营、社会治理、军队将呈现新面貌,也未可知也。当然,过程中,责任与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也在加大,怎么适度减压解压,是另一个领导人需要不断面对与处理的课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