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张翔能否打破港大校长“魔咒”?

字体大小:

戴庆成/香港

taihingshing@gmail.com

最近香港大专院校发生的两宗事件先后引起了社会极大争议。前者是在香港专业进修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校长陈卓禧把数名拒绝在奏国歌时肃立的毕业生逐出会场;后者是香港大学校委会顺利通过聘请美籍华裔学者张翔为下任校长,张翔最快将于明年中履新。

作为香港最高学府的港大,在港英统治时代一直是培养高官的摇篮,近年更以教学和研究并重而成为亚洲排名前列的著名大学。但奇怪地是,自从97年回归后,包括张翔在内的每一任港大校长似乎都逃不过被外界指责的“魔咒”。

2000年,时任港大校长郑耀宗就因为被指干预民调而黯然下台;其后接任的徐立之,也在2011年港大百年校庆活动中被轰“媚中”而不与港大续约。最近一任的英籍校长马婓森,则在2014年香港发生占领运动后不堪校园充斥着政治斗争而决定提前离校。

环顾世界各地名校,校长在合约未完成便中途离职的例子可谓极其少见。而像港大连续三任校长都未能顺利做完任期就离去的情况,恐怕只有港大一家了。

这个现象显然和香港近年紧张的政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徐立之和马婓森任内,正好是香港以至港大最动荡不安的时候。二人担任校长期间,要费很多心力处理政治争议,难免感到吃不消,最后也只能选择另谋高就。

多名港大校长在任满前离职,无疑为港大带来很大的冲击。我刚做记者的时候,正好是跑教育新闻,对此有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例子是当年郑耀宗刚下台,港大由于来不及物色新校长,只好匆促安排副校长戴维斯担任过渡校长。

那几年港大人心涣散,难有大作为,在全球排名也节节下跌;而香港大专校院的“二哥”中文大学则趁机力追,排名几乎赶上了港大。

后来徐立之出任港大校长,才扭转了这一颓势。但后来港大校园政治化持续不断,徐立之和继任的马婓森同样因为要应对太多的政治事件,而无暇顾及大学发展,以致近年港大的整体排名评价又开始下滑。

大致而言,近年港大已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之地,最理想的校长扮演的角色有一部分像香港特首,除了要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也要十足的危机处理能力,在不同势力之间作出一定平衡。

可惜不论在海外或是本地,都很难找到具备这种领导风范的校长人选。以张翔来说,他能当上美国一流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讲座教授,学术成就肯定无可挑剔。但由于张翔在中国大陆出生,不少港大师生和校友都针对他的背景“连珠炮发”,质疑他对维护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的立场。

但整体来说,港大不同阵营对张翔这个新任校长还算客气。相比之下,当年马斐森在遴选的过程中就遭到强烈质疑,甚至被形容为“无知”和“不称职”。

为何大家会对张翔这个大陆背景的学者手下留情呢?依我来看,这可能和近年中港学界实力的此长彼消有关。

香港学术界人才济济,但由于大专院校众多,符合出任大学校长的人选可谓僧多粥少。有猎头公司中人曾向我说,在过去十多年,香港各所大学每次要找校长人选,本土出生的学者都是人选之列,近年这些人选更是越来越少。

香港的大学也可以找知名的外国学者出任校长,但近年港府要求大学自行筹款,这就要求大学校长最好能懂中文,以便与香港富豪打交道,所以人选只能是华人。张翔在这方面有优势,又有国际的视野,自然也比其他校长候选人突出。

而事件也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反映了另一个深层次现象:张翔成为第一位中国大陆出生并完成大学教育的港大校长,恐怕也可能象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显示将有愈来愈多的、在大陆出生的学者会在香港各间大学出任要职的大趋势。

可是,一旦日后港大再出现风风雨雨,张翔是否能够在不同势力的压力下,捍卫大学利益,打破港大校长任满前便离职的“魔咒”,恐怕就要看他的排解纷争能力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