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

易锐民:香港未来 是融合还是“港独”

字体大小:

中国早点

港澳突搜

易锐民

yikyms@gmail.com

假如有一天,中环添马舰成了美国海军基地;赤柱军营安装上美军超级雷达;美军军舰在香港外海自由出入;以及石岗机场让美军运输机升降;北京要跟“香港国”谈判渔业捞捕协议……。

这当然是天方夜谭,不过,随着近日香港年轻人的“港独”思潮抬头,有人在网上提出以上猜想。

连日来,不少香港重量级政商界人物狠批“港独”,都认为不可能发生,不值一谈。继“首富”李嘉诚开腔之后,另一富商恒地主席李兆基昨日也形容,香港独立的说法“离谱”。

李兆基在业绩记者会上说,1997年英国已将香港的主权归还大陆,物归原主,香港是大陆的地方,没有理由提出“港独”。他的长子李家杰补充,现在很多机会仍在大陆,香港年轻人应眼望神州,见缝插针,而不是跟大陆割裂。

问题是,部分香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正在为2047年后的香港筹谋,要推动香港“变”。事实上,在年龄上他们也有优势,30年后的香港的确是他们的,而非现在已七老八十的香港成功人士。

在昨日的“香港新机会”论坛上,《明报》社长张晓卿也指出,香港独立是彻头彻尾的伪议题,因“港独”而触发的斗争,有可能断送香港前途,希望“港独”与暴力只是昙花一现。

张晓卿说:“香港大多数人不会容许别有用心的人,借港独议题进行挑战。”他说,香港社会因为政治争议,内耗空转,有愈趋激化之势,近期冒起的港独思潮和暴力,完全违背香港和港人的福祉。

张晓卿进一步指出,“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好的政治定位,只要香港利用和充分发挥其中优势,坚持中道、排除极端,将大有可为。

在同一论坛上,特首梁振英承认,在落实大陆的“十三五规划”各个关于香港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香港内部可能出现情绪上的抵触和政治上的干预。他强调,港府需要立法会配合和支持。

已多次批判“港独”的梁振英,昨日只集中谈“香港跟大陆的融合”。他说,特区政府将继续按国家所需、香港之长的方向,配合“十三五规划”,也要知道合作以至融合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其他讲者在谈到香港新机遇时,也集中谈“融合”。财政司长曾俊华重申,香港面对的“不是中国风险,是中国机会”;创新及科技局长杨伟雄认为,应把握“中国制造2025”机遇,香港实施“再工业化”。

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指出,随着大陆发展,香港可把握大陆居民及企业希望将资产配置海外,以及国际市场也希望把握大陆流动性的机遇,打造香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不过,正如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指出,多位讲者既生动又深入,简单明确道出“十三五规划”指标。但为了香港未来,日后相类似论坛,其实应有更多年轻人参与,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现在谈香港与大陆融合的似乎都是50岁以上的香港各界领袖,年轻人则相反,宁愿讨论“港独”。当邓小平承诺的“香港50年不变”在2047结束后,香港会是哪道光景呢?

值得注意的是,数年前“港独”思潮在香港,甚至在年轻人群体中,还没有市场,“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一直是泛民主流策略。在“反国教”、“占中”、激进本土参与的旺角骚乱等一波波运动后,一些民主化的思潮终于发展至“港独”。

北京不能将香港年轻人这种转变,完全归咎于“外部势力”,也需检讨近年的“治港政策”,是否过于“偏左”。须知,管制得越紧,反弹往往也越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