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北京到底热不热?

字体大小:

北京春暖花开,气温开始飙升,中国社交媒体上有个关于北京热不热的帖子,也突然火了起来。

财经博主“荣大一姐”上周五在微博写道,“觉得今天北京有点热”,然后给自己的这句话做了一番详尽的注解,几乎把各种可能被攻击、被质疑的说辞都罗列出来,比如“不是说热就一点好处也没有”,也不是“ 故意忽略北京之前冷和以后还会冷的事实 ”,更不是要暗示因为北京热就嫌弃北京等等。

如果肺活量不够,最后的结论一口气还读不完,博主表示“只是单纯表达所在地一公里内因为天气不可控且气温38度有不得不在外面呆着的理由而无法用空调降温所以感觉有点热”。

这条有点无厘头的微博发出后,调皮的网民立刻做起“喷子”,把当下中国互联网的各种喷人套路演绎得淋漓尽致。

“质疑造谣派”提醒,“北京热不热,以新华社通稿为准”,“人民日报没有说热,一切请以官方通报为准,不传谣,不信谣”;“怀疑动机派”留言,“你这是给指控全球变暖递刀”;“你说北京热就是别有用心,纽约热你怎么不说?”

“顾全大局派”则是这样写:“明明现在大好春光,复工复产,各行各业都在为建设北京做贡献。这些你不写,偏偏写一个好不重要的天气热,给外地人看了,又要成为抹黑北京的证据。”

还有网民模仿《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口吻,语重心长表达:“北京是个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南北温度差别特别大,要让气温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显然是不可能的。应当说,这些年来情况是在逐渐改善的,我们不能忽视老天爷在这方面的努力。”

各种奇葩评论让人差点笑出眼泪,让不得不感叹,这“北京太热”的结论还真不能随便下。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场“挑刺”网民的狂欢,跟一个月前的艾芬专访接力一样,又是一场互联网上的行为艺术。只不过和上次几乎所有人一面倒要“复活”那篇专访不同,这次网民的搞笑留言,其实是在借题发挥,嘲讽抨击作家方方的阵营。

写武汉封城日记的方方最近因为日记要到美国出版,在中国舆论撕开一道深深的口子。

反对方方这么做的人非常多,主要立场是方方描述武汉封城的日记,会成为西方攻击中国的把柄。现在美国成天想把国内疫情控制不利的那口大“锅”甩给中国,方方日记翻译成英文,岂不是在给反华势力“输送炮弹”?

方方的支持者则反击,那些日记是武汉人民的“心理呼吸机”。方方本人则批评“极左分子”断章取义,形容“现在网络上几乎跟文革时差不多了”,也抨击网络管理人员不作为,放纵网络暴力对她的辱骂造谣。

两派的声音吵翻天,各有各的视角,无论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严格地说,都有点夸大事态的严重性。

方方所写的武汉封城日记只是一种纪实文学,最多在西方国家制造一些批评中国的舆论。这些日记也不是什么秘密,即便没有集结成书,有心人要用它做文章,也能翻译成英文。如果说西方国家要向中国追责、甩锅,也得交给国际法律来评判,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区区60篇日记恐怕没有如此能量,能成为证明中国隐瞒疫情或防疫不力的证据。中国在疫情初期做出封锁武汉的牺牲,为延缓疫情在世界范围扩散争取到时间,这些努力也不会因为方方日记在西方出版而被一笔勾销。

支持方方的这一边,反过来理直气壮地给质疑者贴上“极左分子”“文革余孽”的标签,会不会同样也是上纲上线?这场激烈的争议当中,有自由派和体制派的价值观之争,但站在方方对立面上的,也有立场较温和的人。他们看到官方后来较好地控制住疫情,特别是有了其他国家作对比后,开始重新思考方方的记录,是否足以描述武汉应对这场疫情的全景。或许方方只是本着记录历史的想法写了武汉日记,发表这些文字也是作家权利。只可惜疫情发展到全球大流行后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原本可能单纯的动机难免也会引起误会。

截然不同立场和观点,被弥漫在互联网的暴戾之气放大,让抗疫取得成效的中国反而分散了凝聚力,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给彼此多留一点空间,让包容多元的声音在社会上共存,才能让更多人愿意发声,否则恐怕连一句“北京今天有点热”都没有人敢说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