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互动内容】走过95 行遍全岛

字体大小:

《联合早报》搬过两次家,第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从中部搬到东部;第二次在千禧年后,从东部迁至中部,每次搬家都经历一次硬件升级,软件转型。

追溯早报的前身——即《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为早报之前,新加坡的商业核心街道罗敏申路是报馆文化地图的起点,一直到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这两家报馆先后搬迁到其他区。

在迎接早报95周年之际,且跟随记者与退休新闻工作者,从本文地图上的旧址和前报人记忆点滴,来一场报馆文化与旧事漫步,追寻新闻工作者昔日日常足迹,留住社会急速变迁中不变的新闻工作精神。

1五六十年代报馆街——罗敏申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地两大华文报《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办公大楼同在罗敏申路上,再加上《星洲日报》旗下的英文报章,新加坡主要报章都聚集在此,因此罗敏申路又有“报馆街”之称。到了1960年代后期,《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先后搬离罗敏申路,“报馆街”这一称呼也逐渐被人遗忘。许多新加坡美食在罗敏申、文达街这一带发迹,例如亚坤和源春卤面。

2巴耶利峇机场——驻机场记者

在樟宜机场启用、即1981年之前,报馆还有特别安排驻机场的专线记者。早期政府部门很少发布外交新闻稿,碰到外宾来访,跑外交新闻的记者也可能得守在机场证实新闻线索。

3政府大厦——楼梯间等新闻

今日的国家美术馆的前身是最高法院大厦和政府大厦。前新闻工作者刘培芳说,当年跑外交新闻,有外宾来访,官方不会发新闻稿,也不举行记者会,但记者还是会到政府大厦守在大堂内的楼梯间,希望等到新闻。有时苦守一天也可能只能写一张图片说明。

4三地点追赛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市娱乐选择不多,大型体育赛事都出现场地爆满、一票难求的盛况。新加坡球队还参加大马金杯足球赛时,拥有最多本地粉丝的体育项目就首推足球,接着是篮球和羽毛球。能够主办大型赛事的场地也不多,足球赛在旧国家体育场;篮球赛到繁华世界体育馆;羽毛球赛在新加坡羽毛球馆。

5仁定巷传媒中心/大巴窑报业中心礼堂新面向

南洋与星洲合并后的《联合早报》报社共搬过两次家。第一次是1985年从《南洋商报》亚历山大路大厦搬到阿裕尼一带的仁定巷报业中心(后易名传媒中心)。第二次是2002年和集团旗下所有报章一起搬到大巴窑北。两处大厦都设有礼堂,早报经常在礼堂举办文化讲座,吸引许多公众出席。

6中央医院——守殓尸房

意外线记者采访突发死亡事件是例行工作,有时需成天守在医院殓尸房外等家属出现,了解逝者背景和事故来龙去脉。

 
 

早年一般民众经济条件不佳,报纸也不是家家户户负担得起的,但是报章作为精神食粮, 除了提供资讯,也是读者提升语文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当时的两家报社附近都是店屋,还住着很多居民,而在罗敏申路的报馆,就特别设了阅报室,让公众免费阅报,成了那条街上居民每日出入的场所。

报馆街 - 1950年代,罗敏申路一带聚集了 《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以及 《海峡时报》等本地各大小报章的 办公楼,一度被称为“报馆街”; 如今这一带已被一栋栋高耸办公楼 取代,只留下历经时代变迁的老巴 刹这座百年地标。
  
《星洲日报》1929年创社时,社址在罗敏申路120号(左),但现已完全不留痕迹(右)。
1957年,《南洋商报》迁入罗敏申路的七层高南洋大厦
《南洋商报》上世纪20年代在罗敏申路59号创社,但该地段现已建起两栋大楼

记者兼当快递员

区域互通信息依赖每日航班空运的报章邮件。1980年代初期,体育记者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采访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下榻的总统酒店没有传真服务。记者一连两个星期每天晚上看完球赛熬夜赶稿,第二天清晨5时坐德士到机场,亲自把稿件和照片交给航空公司托运回新加坡。当时报馆每天都有勤务员到机场接收邮件,托运的稿件由勤务员送抵编辑部。当时新加坡和雅加达每天只有一两趟航班服务。记者宁愿牺牲睡眠,也不敢睡过头错过航班误了截稿时间。

巴耶利峇机场
过去的政府大厦
现在的国家美术馆

体育专线记者每次报道赛事需要两人搭档,一人到现场,一人在报馆听广播、丽的呼声写新闻。比赛结束后,在现场的记者打电话回报馆核实赛事结果,和进球时间;第二天才进报馆写球赛评论。如果是跑大马金杯足球赛,记者是跟着新加坡球队到马来西亚报道比赛。之后,体育记者还得张罗退场后的交通工具,安排当地车辆接送,快速从球场赶回酒店写稿。

繁华世界体育馆
旧国家体育场
大巴窑报业中心

大巴窑报业中心今年还有连锁咖啡店土司工坊(Toast Box)进驻,成为公众到报馆参加活动或洽商的歇脚处。大堂高墙装置了三面大屏幕,播放报业控股集团下数码制品;另外除了摆放报纸方便公众取阅,大堂还添置了平板电脑,对外展示集团的数码平台。

1968年《南洋商报》迁至亚历山大路307 号新大厦
当时报馆与生产锚标啤 酒的群岛酿酒厂(Archipelago Brewery Company)为邻,每逢欢乐时光,酿酒 厂都会欢迎商报记者到酒厂招待处畅饮。
1985年,《联合早报》与《联合晚报》从亚历山大路迁至位于仁定巷82号的当年新建报业中心
中央医院殓尸房
1978年10月12日那几天,殓尸房愁云密布,来了很多人,因为当时在裕廊造船厂的希腊油槽船史拜罗斯号(Spyros)发生大爆炸,造成76人死亡,是本地史上一次最严重的工业意外。

  
《星洲日报》1976年迁至岌巴路19号的星洲日报大厦(左),并开始采用柯式印刷。这座建筑物(右)至今还在,但已改作其他用途。

截德士追新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记者出外采访工作时除了自己开车,赶时间追新闻时会截德士。当年新加坡还有霸王车,司机会坐地起价,知道记者要赶去事故现场马上提高价钱,就像现在的私召车一样,尖峰时间车费会水涨船高。

霸王车

意外专线记者“三部曲”

前新闻工作者何盈说,1970年代意外专线记者跑意外新闻有“三部曲”,早上到中央警署出席警方记者会,接着到中央医院殓尸房,第三站是到设在中央医院的警岗,发掘新闻。后期警方取消了中央医院的警岗,意外记者执勤仍保留“两部曲”。

旧中央警署

大锅饭三菜一汤

1970年代的报馆仍保留大锅饭文化,负责包办员工伙食。办公室有茶水大姐负责准备咖啡和茶。晚餐有大锅饭,三菜一汤,员工排队拿饭菜和汤。到了1970年代后期,《星洲日报》改分餐券,员工持餐券,至少六人结伴就可到对面咖啡店“开桌”吃晚餐。1983年两报合并,原《星洲日报》编辑部人员搬到《南洋商报》位于亚历山大路的大厦在同一屋檐下办公。当时《南洋商报》设有餐厅,包办员工伙食,四人拼成一桌就可以开饭;晚上还有糖水宵夜。

如今虽然已不再包办伙食,但碰上报道财政预算案或国庆群众大会等重大新闻时,老总们还是会准备夜宵,让冲线的记者和编辑们充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