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互动内容】报馆旧时旧物

字体大小:

每件物品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这些物品曾与报人并肩作战,熬过无数个赶稿的夜晚,也见证了新闻室的蜕变与成长。步入科技时代,新闻室的作业也起了变化。

这些铭刻着时光印记的旧物,有的或许早已淘汰,有的或许被遗忘在新闻室的某个角落。早报95,一起唤醒尘封的记忆,走进上世纪的报馆,重温那些年,我们用过的旧物。

+
-

美术组用的画笔、颜料可不是虚拟的

+
-

1980年代,下午有番薯汤、红豆汤等糖水免费共应

+
-

国际组墙上挂的时钟,显示各大主要城市的时间

+
-

传真机传来国外新闻信息

+
-

厚厚的黄页是记者战友

+
-

那时暗房只冲洗黑白照,彩色的照片得外包处理

+
-

报馆里讲什么都是公开的,没有短信秘密

+
-

底片是否乖乖工作,冲洗后方见真章

+
-

明天摄影工作地点在哪里?

+
-

摄影记者出国工作必备神器藏在铁箱里

+
-

切割纸张曾是报馆内的每日例行公事。记者手写的稿件经打字员逐字打成 稿后,排版员得将它们切割开来,


+
-

密密麻麻的铅字有的是备用字,有的是供替换磨损的

+
-

没有谷歌的年代,天文地理,此渊辞海,尽在橱柜

+
-

过蜡机

+
-

排版员把打好的文稿按编辑指示贴在版上

+
-

铅字打字机像旧式英文打字机,很吵。数十台打字机同时操作时“哒哒”声响不停是大家共同的记忆

+
-

写真植字机是脱离油墨打字的先锋

+
-

早期有校对员,逐字检查文稿是否有错漏之处


工作守则手册

1989年,《联合早报》编辑部,从言论组、新闻组到副刊组的每名员工,都获派一份《联合早报工作守则》,守则清楚列明职责与条规,提醒各组工作人员严加遵守与执行,一起努力办好《联合早报》。守则内容严谨,一册在手,大家都对各自的工作要求了如指掌,工作起来也就顺心应手,从容自若。

余经仁·退休编辑

工磁带式录音机

上世纪80年代,手握式录音机正流行,记者人手一台。这种匣装磁带录音机携带方便,但缺点是蓄电池电力转弱,录音效果会变得含糊不清,而且磁带不时会卡住,录不到声音。

有一次,一家报社女记者采访一名新闻人物,采访结束检查录音机时,惊觉磁带卡住录不到声音,急得差点哭出来。好在另一名记者将录下的讲话播出来给她抄录,才化解了她的采访危机。

随着智能手机面世,录音功能佳,摄像效果好,录音机渐变成古董。

邢谷一·新闻中心社团特约记者

传呼机

“Siang Kar Pager?”(谁打传呼机?)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呼机盛行时,用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记者经常到外头采访,没有传呼机很不方便。1990年代,我使用的传呼机很像剃须机,能显示对方电话号码,却没有传短信功能。我能直拨电话给要联络我的人,无需通过call台听对方的留言。

我还设定特别功能,如果有人在办公室的座机留言,传呼机就会发出声响通知。入行初期,我还跟进了一则大学生广泛使用传呼机的报道,了解到他们当中不少是在课余当保险经纪甚至是玩股票的,传呼机能方便客户或股票经纪联络上他们。

何惜薇·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政治)

黄页电话簿

采访组有几本厚厚的黄页,做电话访问时尤其需要。

记得有一次,忘了什么课题,必须和同事郭金莲分头“拿”读者反应。翻开黄页,随意找了个电话号码,打了过去。一女子接听,知道我的身份时,诧异地说:“又是早报?你的同事刚刚才访问我啊!”吓了一大跳,就不信有这么巧的事,跑去问同事。哇,还真是同一人呢!

厚厚的一本黄页,我们居然可以翻到同一页上的同一人,也太神奇了!

傅丽云·新闻中心资深记者

稿纸

过去记者写新闻,都是在稿纸上一字一格苦苦经营,新闻记者为此还经常自谑为“爬格子动物”。

记者写完稿后,稿件由编辑审阅,再送交排字房,逐字捡出铅字粒排出版样。上世纪末,电脑开始普及,记者从此在电脑上打字。当年使用的稿纸走入历史,成了今天的稀有文物。

余经仁·退休编辑

排版稿纸

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编辑用来规划版面的稿纸。当时报纸排版还未电脑化, 必须靠排版员在铅字盘上排出版面。而排版员就是根据编辑发过来的这张稿纸排版。

那时的报纸每版分八栏53公分,广告部先把广告尺寸和位置都画在稿纸上,下午再交给编辑部,每一版一张。编辑根据主任发来的新闻与照片,规划稿量和设计版面,包括把照片的尺寸与位置画在稿纸上。

一名有经验的编辑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稿量,规划版面,不必花太多时间在排版员身边指导。只需画好版面,交给拼版人员就可以了。

朱成发·早报审版编辑

量尺

在照片还在暗房里冲洗的年代,剪裁照片当然也在照片上进行。开始时大家都用随手取得的白纸(四张)遮掉不要的部分,看看效果如何。但照片一般都需经过放大或缩小才能用,因此在得出长和宽的比例后,编辑还需计算印在报纸上的实际尺寸。有了这套“土制”剪裁工具,原照大小一目了然,编辑就能更快算出放大或缩小后的面积,以便在版上留位。

李太里·视觉部副主任

Macintosh苹果电脑

Macintosh Classic II电脑下端右侧有张嘴,要喂它吃块“饼干”磁碟(floppy disk),它才帮你储存记忆,你说它像不像只宠物?

苹果有这么多产品,但在设计上我还是最喜欢它:干净利落的盒装,小巧得能抱满怀,很能唤起使用者的情感,像个陪伴文字工作者的小助手、小宠物,让人觉得它是专为与文字朝夕相处的人设计的。

文字处理软件打出来的字型很特别,比现在电脑输入的文字还窄,但感觉字体更高一些,至今仍印象深刻。

华文报从Mac过渡到Microsoft后,我用10块钱买下了一台,虽说对它还余情未了,但有一阵子它是被塞进我桌底最深处,让我打字时垫脚的。

林方伟·新闻中心副刊记者

出国必备铁箱

以前出国采访得扛一个大铁箱,里面装满了摄影器材,还有冲洗照片用的卷轴、显影罐、药水、相纸、暗袋和窗帘(因为酒店窗口可能会透光)。铁箱重达二三十公斤,一个人扛不动,需装上轮子来推。

记得有一次出国采访,我从报馆搭德士到机场。德士司机一看到铁箱,竟然拒载:“对不起,我不能载你,这种东西不干净、不吉利。” 原来他以为铁箱里装着尸体!后来我把铁箱打开给他看,他才愿意载我。

周国威·新闻中心摄影副主任

传真机

记者采访新闻具时间性,所以若出国采访就得依赖酒店的传真服务,把新闻及时发回。传真稿件有时会面对通讯连接不好的问题,若酒店连线设施不佳,一张稿纸要传半小时才过。之后还要确认编辑部收到稿件,送到打字房打字才能排版。到了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普及,传真机只有少数有网络安全顾虑的机构还在使用。

赵琬仪·早报副刊编辑

FM2相机

这台FM2相机是我买的第一台相机,具有纪念意义。这款相机在上世纪90年代非常流行,因为耐用又容易操作,很多人学摄影时都用它。

我刚加入早报摄影组时,有一天在政府大厦地铁站看到月台的门突然掉下来,我马上拿出相机捕捉画面,照片还上了早报封面,令我非常难忘。不过,用这台相机拍照,无法立刻知道拍出来的效果如何,必须先把胶卷送去冲洗。不像现在的数码相机,拍了可以马上查看,不满意就删除重拍。

梁麒麟·摄影记者

抽片器

一卷胶卷可以拍36张照片,可是如果只拍了20多张就要送去冲洗,该怎么办?

这时就要用抽片器(film picker)把胶片片头拉出来,这样在回转底片时,片头就会转进相机里。一些同事觉得用抽片器太麻烦,就突发奇想,在片头贴上双面胶,或索性拿一条旧底片,沾上口水,再塞进相机缝里,把片头抽出来。因为底片是用明胶做的,碰到液体时比较有黏性,就更容易抽出来。

邝启聪·摄影记者

底片印样

看黑白底片时,其实看不出照片中的人是否闭着眼睛,必须用放 大镜看底片印样,才能看得一清二楚。

底片印样(contact prints)指的是把底片曝光到相纸上,冲洗出印 有一格格小照片的印样,方便摄影师挑选。选好照片后,就会用红色粉笔在底片印样上做记号,再交给暗房 同事冲洗。

有了彩色照片后,就不再用底片印样了,摄影师只要在底片旁边 打洞,暗房的同事就根据打洞的记号来冲洗照片。

李天锜·新闻中心摄影主任

切纸铡

切割纸张曾是报馆内的每日例行公事。记者手写的稿件经打字员逐字打成稿后,排版员得将它们切割开来,按行文贴在大版上;照片冲洗出来,也得切割或裁剪。这类工作量少时大家会用美术割刀,量大时(或 慌乱时不知美术割刀搁哪)用切纸机还是比较快速方便而整齐的。1970年代电视剧 《包青天》风行,因为切纸铡神似开封府龙头铡,此物也因而沾光,戏称“龙头铡”。

李太里·视觉部副主任

编辑部制作通知单

编版电脑化初期,照片仍交由制作部负责处理,编辑须填上报纸名字、组别(新闻或副刊)以及出版日期的工作单,连同清楚说明个别要求的照片(黑白或彩色、放大或缩小),交到制作部制作。老同事笑说,有时会“偷吃步”,写上大大的“急”,制作部同事就会优先处理。


扫描通知单

扫描申请单是记者或编辑通知扫描组,为要上载或哪些照片需存档时填写的。扫描组处理完毕后,会再将照片存入编辑的“篮子”,方便取用。如今,编辑或记者要处理照片时,只需在图片库里查找,按一按鼠标通知制作部就可以了。

黄志祥·资料室图书管理员

中文铅字打字机

1980年代初,铅字排版开始过渡到打字排版,虽然还是利用铅字,但打字员已无须逐一捡字,只要在铅字打字机上,运用植字键盘将记者手写的新闻稿一栏一栏地打出。“美工刀、美工板和尺是必备工具,将打好的稿逐行逐行剪好后得要过蜡,再贴好拼凑成完整版面,所以除了打字,手工也要好。”

铅字

1960至1970年代末还没有打字机的时期,排版员得按记者的手稿捡字,从铅字架上取下一粒粒“反面”的铅字放入匣内,然后手工排列一字一句。制作部主任会将新闻剪成好几段,再分给不同的捡字员负责,捡完后再交由拼版员将新闻串接起来。“标题的铅字会重复使用,会沾上油墨,所以捡好字后手都是黑黑的。”

林廷琍·前捡字及打字员,现早报编辑组行政助理

级数表

“32级还是38级?”

编辑室里说的不是梯级,而是字体大小。排版电脑化前,版面上字体大小须根据级数表里既定的大小。内文字级一般是9级或10级,大一点的字如标题级数是32级之后就跳到38级、44级、50级,之间不再细分。

级数表是配合森泽写真植字机面世的,是介于铅字印刷和电脑排版的产品。级数表印在透明的胶纸上,编辑把它放到排版纸上对比,就能知道该用多大的字级。

李太里·视觉部副主任

字体样本表

字体样本里附上的是各类字体和字级大小。配合中文打字机和森泽写真打字机的使用,编辑会利用字体样本表,计算例如一行12个字的标题需占多少位子,以准确规划版面。


森泽写真植字机 (Morisawa)

1970年代,报馆利用植字机排版。这台机器是通过摄影感光方式,把文字印到米纸上,之后就像照片一样要拿到暗房冲洗。植字员通过转动镜头,选择要用的字体和大小。确认后,就按下右下角的白色手柄。植字机印出来的字漂亮工整,但成本较高,所以当时只用于封面标题和文字。这台机器直到1990年代进入电脑化初期,才光荣引退。

张润娇·前植字员,现新闻中心财经组行政助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