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一日一葡挞

里斯本葡挞专卖店Manteigaria,新鲜出炉的葡挞诱惑力不可挡。(赵琬仪摄于2019年5月)
里斯本葡挞专卖店Manteigaria,新鲜出炉的葡挞诱惑力不可挡。(赵琬仪摄于2019年5月)

字体大小:

在庸庸碌碌的一天当中,有这么一时片刻,放下扰人的一切,释放感官体验,让经过巧手搅拌,烤箱高温锤炼的鸡蛋牛奶白糖,填补单调生活的空白,滋润缺氧的大脑细胞。

甜食党出游,品尝甜品食是每日特备节目。葡萄牙10日游,我们每天到不同的咖啡座、餐馆用餐,必点闻名遐迩的葡国蛋挞(葡语Pastel de nata,简称葡挞)。

记忆中,第一次吃葡挞是在香港,后来在澳门、台湾、新加坡也吃过。诞生于18世纪里斯本修道院厨房的葡挞和一般蛋挞的差别,外形一目了然——葡挞有烧焦的点点和边边,蛋浆更浓郁,重点是饼皮一定是酥皮,咬一口,层层牛油皮衣“咔嚓”化解,美味脆口,味道及格的葡挞必定伴随这个曼妙的声音。

来到葡挞的诞生地,原本就爱用鸡蛋、牛油、白糖等简单食材融合制成鬼斧神工糕点的为食猫(广东话,意馋嘴),抵境第一天便对餐桌上的葡挞起誓,要一日一葡挞,选出此程最美味的葡挞。

虽然嗜甜作为个人兴趣,男女老少平等,但食甜这个任性行为毕竟是青春的玩命活儿。到了第六天,随时准备承认不再年轻的我开始想改变游戏规则,说:“我们点一个就好,一人一半。”同伴马上摇头,只吃半个没诚意。我继续讨价还价,“我只吃一口……”

结果,我还是吃半个,同伴顺便把另一半吃掉。

葡挞的本国版和海外版的最大差别在于,葡萄牙人吃的葡挞是加肉桂粉的,印象中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的葡挞倒不一定有肉桂粉。肉桂粉之于葡挞,就像可可粉之于卡布奇诺,是点睛之笔。成品的香味与层次感,还有营养价值,有没有肉桂粉,原材料品质之优劣,咬下去,舌头马上探测出一二,细嚼之下,是富底蕴的大人味,还是甜软夹攻的少年味,肉桂粉功不可没。

据说,里斯本贝伦区(Belem)区杰朗尼摩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附近的糕饼店Fabrica de Pasteis de Belem是发明葡挞的创始店。这家店出品的葡挞,曾被英国卫报读者选为世界50大美食之一;葡萄牙人公投它为葡萄牙饮食七奇之一。我们慕名拜访那天,外带柜台源源不断三条朝圣人龙,媲美酒店宴会大堂的餐厅座无虚席,还有一队人等着登堂入室,现场盛况名不虚传。匆匆打包,走到修道院附近的公园,坐在长凳上品尝,味道甜美,附赠几包独立包装的肉桂粉,一个小手势尽显气派。然而,即使有浓郁的意式咖啡助兴,咔嚓咬下大快朵颐并没有惊艳。

10天下来,我得到结论是,葡挞之美味既讲究口感和味道,更讲究大小。吃过茶杯大的,第一口脆甜,第二口香美,第三口开始觉得蛋奶味澎湃,第四口就有点腻了,若还有第五六口,恐怕得吃撑了。葡萄牙糕点包括葡挞的出身背景原是修道院为了不浪费蛋黄而想出来的人间美味,所以品尝糕点须有始有终,吃干净,不浪费食物是最基本的尊重。

上回说到我们住里斯本Principe Real小区的B&B柜台服务生推荐了附近一家葡挞专卖店Manteigaria。这家专卖店位于Praca Lu Camoes广场前,近Baixa Chiado地铁站,只售葡挞和饮料。小店室内空间为窄长方形,一分为二——最里边是以透明玻璃隔间的烘焙室,外头是点餐柜台和供站食的吧台。每隔一段时间葡挞新鲜出炉香味袭人是最生动的宣传口号。站着享用糕点,偶尔看看糕点师傅专注投入工作的身影,享用咖啡香息与蛋奶芬芳相伴的放空时间……下笔神游跑题了,我特别要说的是,这家店的葡挞不仅美味不逊Belem创始店,大小正好;胃口大,一两口吃掉祭五脏庙;斯文点,三四口细尝,完毕。

时下很多甜品糕点店惯用“与心爱的人分享”作为宣传标语。事实上,一人独享甜美的能量,不失为“孤独但不寂寞”的最佳注脚。这家开在人来人往的繁忙街道的葡挞专店,吸引了不少行色匆匆的独行客。在庸庸碌碌的一天当中,有这么一时片刻,放下扰人的一切,释放感官体验,让经过巧手搅拌,烤箱高温锤炼的鸡蛋牛奶白糖,填补单调生活的空白,滋润缺氧的大脑细胞。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二度面对无法堂食的日子。怀念旅行的甜美滋味,想念的是咔嚓可口的葡挞,是也不是。记下来是怕关得太久,渐忘自由溜达,一个人两个人三人行,想约多少人聚就约多少人,找家合眼缘的小吃店,或站着,或坐着,漫不经心地吃小点心,缓慢地喝咖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