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翔宇 邓玮婷 报道 hsiangyu@sph.com.sg tengwt@sph.com.sg 各所学校都有一套纪律准则,教师也受过训练,对如何察觉及处理校内的欺凌个案,有一定的认识。 光华学校校长蔡颐龄受访时说,在防止学生遭欺凌方面,教师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教师接受的培训,包括如何从日常互动交流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例如从开朗多话变得沉默等,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面对的情绪困扰。 光华学校校长: 应加强欺凌者的心理建设 蔡颐龄说,校方接到的欺凌举报“非常少”,而一旦发生这类事件,必定会认真处理。教师会与辅导员及训导主任合作,对申诉欺凌及被指欺凌的学生分别进行辅导,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校方会按情况的严重性斟酌如何处分欺凌同学的学生。蔡颐龄强调:“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如果学生真的做出欺凌他人的行为,校方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惩罚他,而是问题出在哪里,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包括让他理解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当有学生申诉遭受欺凌时,校方也会通过辅导员,了解该学生是否反应过于敏感。 “不同人对‘欺凌’的定义,可能有不同理解。有时候,学生申诉被欺凌,往往只因他与同学起了小争执。面对这样的情况,校方也会探讨如何帮助该学生提高自信心及抗压能力等。” 圣希尔达中学校长辜泽鸿指出,校方会让教师了解欺凌事件的各别形式,这包括语言、肢体或在网络霸凌等,以让他们在事发时,懂得如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除了采取纪律处分,圣希尔达中学也会在校内辅导员的安排下,让欺凌同学的学生和受害者面谈,尽可能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辜泽鸿说:“重要的一点是让欺凌同学的学生意识到,他们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或许双方不可能重拾更好的友谊关系,但至少可将重犯欺凌的概率减至最低。” 一些学校会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状况,以便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提供所需要的援助。 公教中学“早餐交流会” 让师生轻松面谈 公教中学每学期都进行至少一次“早餐交流会”,让学生和级任教师通过轻松面谈的方式沟通。“早餐交流会”的形式不一,会依照学生性格和喜好所定,可以是一对一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公教中学校长苏丽玲说:“交流中,学生和级任老师的话题很广泛,可包括他们是否能应付学业、同父母与同学关系是否融洽等。当他们与老师建立起互信关系,就能更轻松地分享心中的一些忧虑。” 另外,随着社交媒体平台日益增加,教师也会多留意,进一步了解学生间的交流。 苏丽玲说:“学生会在WhatsApp软件或面簿上设立小组,教师也会注意他们在当中谈论的事项,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采取行动,进行调解辅导,避免小争执演变成犹如欺凌案件的严重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