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本月中发给家长的说明信仅解释工程因“地底交通基础设施”得进行调整,未明确提及未来地铁跨岛线。此外,教育部表示,在考虑家长的反馈后会考虑其他临时校舍地点,将在数星期内做决定并通知家长。 胡洁梅 报道 ohkm@sph.com.sg 位于玛丽蒙一带的新初级学院因所在地段在未来地铁跨岛线的发展范围,校舍设计须符合有关当局的标准,加上初院的“高楼设计”需要做更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因此延误。 约300多名家长前晚出席在教育部总部举行的闭门对话会,提出对工程延误的疑问与看法。教育部昨天受询时指出,在考虑家长的反馈后会考虑其他临时校舍地点,包括前工教院(宏茂桥)这所校舍现为爱同学校的临时校舍。教育部将在数星期内做决定并通知家长。 仍未定名的新初院主要为公教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新加坡女子中学联合直通车课程而设,原定2018年竣工,三所学校在上个月发信通知学生家长工程将延后至2019年底完工。 此外,新初院原定2017年使用碧山临时校舍(前工艺教育学院校舍),但目前暂用该校舍的圣若瑟书院,因校园翻新延误,无法如期空出临时校舍。首届联合直通车课程学生在2017年升上高中时得到位于波那维斯达一带的临时校舍(莱佛士初院前校舍)上课。 由于部分学生居住在碧山一带,一些家长不满将临时校舍安排在波那维斯达,建议教育部可考虑其他地点。教育部曾明确指出,莱佛士初院前校舍是最理想的临时地点,设施能满足初院生的学习用途,教育部会进行所需的翻新工作。 直通车课程学生 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转校 针对有家长想让孩子退出直通车课程或转校,教育部答复本报时说,直通车课程学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申请转校。另外,他们最终能否转校也取决于所选学校的学额与收生标准。在直接收生计划下入学的学生必须在所选择的学校完成课程。教育部也建议,若家长要让孩子退出直通车课程转到O水准源流,应与校方商讨,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新初院与三校校长,参与前晚对话会的代表包括教育部副常任秘书(服务)林文威、教育部财务与发展司司长黄康杰、学校规划与分配司司长林慧质,以及陆路交通管理局政策与策划组总署长林丽娜。 家长在近三小时的对话会中获知新初院处在跨岛线发展范围内。陆交局是在2013年通知教育部有关信息,教育部经评估后认为,可减缓地铁线工程对校舍建筑的影响程度,校舍工程可如期展开。陆交局在2014年通知教育部地铁线的建设会占用校舍地段更大的范围,校舍工程的规划因此更复杂,需要更多时间完成。 教育部在本月中发给家长的说明信曾提到上述原因,但仅解释工程因“地底交通基础设施”得进行调整,未明确提及跨岛线(Cross Island Line)。教育部在信中也解释,当局未完全预料高楼建筑所需要的大量施工前准备工作,教育部在考虑种种因素后,将完工预定日期延后至2019年。 三校直通车课程学生在各自学校接受中学教育,高中时才到新初院就读。初院校舍工程延误意味,首两届学生会在临时校舍完成高中教育。 受影响学生与家长是在上个月中接获校方有关校舍工程延误的通知,三校之后个别与家长展开对话,但部分家长仍对事件存有疑问,要求直接与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对话。更有家长发起网上请愿活动,希望教育部能按原定计划完工。 家长梁丽珠(50岁,家庭主妇)前晚出席对话会,她的女儿是新加坡女子中学首届直通车课程学生,她说:“教育部五年前就宣布建新初院,当初的保证是能在2017年完工,家长当然希望孩子有机会在新学校体验学习。” 另一名家长薛蕾(42岁,工程师)认为,建筑工程有时会遇到未能预料的“突发情况”。“与其去纠结于校舍地点与无法改变的情况,我更关注关孩子的学习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