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康:大专评估收生方式更全面 支持国人追求自身志向

字体大小:

胡洁梅 报道

ohkm@sph.com.sg

大专学府接下来评估和录取学生的方式将更全面,以支持国人在各个领域追求自身的兴趣和志向。

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日前接受本报专访,谈到推动“未来技能”(SkillsFuture)计划的工作重点时,提及学府录取制度有改进空间。

学生志向

不能全靠一个数字衡量

专访历时近50分钟,王乙康全程以华语对答。他说:“分配学额也好,从小学怎么去大学也好,我们现在还是非常注重考试成绩。就像人生的定义不能用一个数字,一个赚钱的数字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志向,他想学什么也不能完全靠一个数字来衡量,我们整个系统需要比较多样化。”

他在专访中透露,将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进一步说明。

去年大选后进入内阁的王乙康与同期进入内阁的前三军总长黄志明去年10月起出任教育部代部长,这是教育部首次由两名内阁成员掌管。黄志明负责学前教育、特别教育、小一至初级学院和高中的教育学府。王乙康则负责未来技能(SkillsFuture)计划下的工作,以及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大学和私立教育学府。

王乙康指出,让大专学府有更全面的评估和录取方式,并非新的想法,前几任教育部长也体现这样的思维,直接收生计划就不是单靠一个数字来衡量学生。

“但我们当然须继续调整,因为社会、学生思想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教育制度)不是金字塔,不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是各种各样的途径。”

直接收生计划是教育部在2004年推出的计划,让学生通过面试和遴选方式凭学业成绩以外的才华申请学额,目前中学、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都有直接收生计划。

王乙康去年底出席一项国际工艺职业教育和培训研讨会时指出,直接收生计划、理工学院特别联合招生活动等让大专学府采用面试等灵活方式来录取学生。每年约7.5%工院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学额,本地大学也保留高达一成的学额,让它们根据各校入学标准灵活收生。他当时主张建立‘选择权体系’(choice architecture),以更有效地支持能实现个人志向的选修课程。

王乙康在专访中以我国第五所公立大学、主要对象为理工学院毕业生的新加坡理工大学为例说明,新工大不仅是看学业成绩,还通过面试、设计作品等环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兴趣。

他引用《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概括教育制度的重要考量,强调帮助国人导向各自有兴趣的领域学习的重要。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兴趣去做一件事,他比较有可能一生专注于学习这门技艺。如此一来,“(国人)掌握精专技能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精专技能,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就很高。”

在推进未来技能的工作方面,将教育制度和终身学习制度融为一体是首要任务。政府今年1月宣布会在年底前成立两个新法定机构,暂定名为“新加坡未来技能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和“新加坡劳动力局”(Workforce Singapore)。未来技能局会接手现由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简称WDA)掌管的部分职务,更好地协调受雇前培训以及持续教育与培训这两个项目。劳发局重组而成的劳动力局会侧重发展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劳动队伍。

王乙康指出,重组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教育部能更有效地整合市场上不同技能认可的框架,为不同框架“建桥梁”并相互认可。

他认为,这其实是改变人们对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概念的第一步。“因为你想到教育,教育的概念就不限于学府,教育是终身学习的第一阶段。你谈到终身学习,你的思维也改变了,终身学习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兴趣、爱好或者为了谋生,而是在教育基础上继续成长,继续掌握精专技能,所以概念就完全改变了。”

如果一个人有兴趣去做一件事,他比较有可能一生专注于学习这门技艺。如此一来,(国人)掌握精专技能的可能性就更高,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精专技能,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就很高。

——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